2015年6月4日星期四

王财贵先生与海外华裔父母网络问答实录(一)


 


2014-10-29 海外读经 海外读经



时间20131028(北京时间1028日凌晨4点,德国时间1027日晚9点,北美时间27日下午)
参加者:王财贵老师,及北美、欧洲各地父母凡十七人。
文字整理:美国Hana妈妈,潘翠萍,橙子,美国望望妈,美国佑佑妈
校对:怀仁

 

按:20131028日北京时间凌晨4~5点半,海外经典教育QQ群的北美华裔父母们以及来自芬兰,法国和德国的华裔父母和@王财贵_季谦 先生以及春夏妈妈@家有春夏 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网络问答交流,就海外读经父母普遍关心读经理念和读经教学实务进行的讨论。该网络讨论计划整理成文,以帮助更多海外华裔读经家庭。

 

 

问题列表:

1. 这么小的宝宝肯定是以听为主,不会专门看着我们很专心地听,而是会在一边玩。请问什么时候宝宝可以转变为比较有兴趣地听或者跟读呢?想知道大概的时间,还是说看宝宝的情况?

2.宝宝1岁多,应该给宝宝读三字经等容易点的还是论语?或者说是同时读?

3.我的孩子现在差不多两岁,刚开始接触读经,我们是应该把论语读熟了之后再读下一本呢,还是可以几个教材穿插着来用?
4.
因为孩子上学,他回家以后能自己支配的时间其实最多也就是那么三四个小时。这几个小时内要吃饭、玩、读书。要是说读文言文的话我们家孩子至少要读一个小时,有些时候一个半小时。有时候简简单单地、磨磨蹭蹭地让孩子小玩一个小时,我觉得带他读书我会特别累,读完书之后我就有时候不太跟他聊天。如果我不跟他聊天、讲故事,或者占用的时间特别少的话,会不会影响他白话文的发展?因为毕竟海外白天那么长时间都在说英语,唯一的汉语环境就在我这里,如果我一直在跟他读古文,这方面有顾虑。我家孩子还不到六岁,现在还看不出来。

5. 如果没有汉堡这样的读经班教学,只是自己带孩子,那么是不是也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或者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6.
我们因为父母都在工作,每天的时间真的好紧张。如果要带孩子读经的话,那晚上的时间就基本上围着读经转了。感觉压力也蛮大的。感觉读经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了,其他的事情都推后了。现在我的孩子六岁多了,您觉得外面的中文学校还有必要去上吗?因为我们孩子在读经时学到的字在日常的阅读中用到不多,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7.
孩子4岁,非常好动,一直不愿意坐下指读。苦于不知道如何引导。我是应该再耐心些等待他自己愿意指呢(已经等了大半年了),还是有什么好方法建议?



问答实录:
美国豆豆妈妈:我的宝宝16个月,我刚开始了解并尝试和宝宝一起读经。这么小的宝宝肯定是以听为主,不会专门看着我们很专心地听,而是会在一边玩。请问什么时候宝宝可以转变为比较有兴趣地听或者跟读呢?想知道大概的时间,还是说看宝宝的情况?

王教授:这个问题非常简单。这都是很自然的,合乎人性。就是偶尔做一做,试探看,类似跟他玩一样,我们也都跟孩子有各种游戏嘛。好像在逗他玩也可以,你心中有教育的观念也可以,其实这两者是可以合在一起的……你念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跟着你念,你可以自己指字,也可以拿他的手指指。就是这样慢慢地,从听到跟着念,到看着书跟着念这样,从两三分钟开始,一直到可以久一点,就这样子慢慢就上来了。没有一定的顺序。恭喜你孩子还这么小,他就能够接触到这个。父母最重要了。

家有春夏:可以理解您的问题,因为你的孩子还比较小,尤其在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都会比较急切地想知道一个时间表。其实没关系。利用他还没有开始读的时候你自己好好读,创造一个好的氛围。家庭氛围会给孩子一个早的开始。但是不要有任何的期待。他都会自然而然像王老师说的那样。

美国佑佑妈:我的宝宝1岁多,应该给宝宝读三字经等容易点的还是论语?或者说是同时读?

王教授:恭喜,大家的孩子都这么小。越小的孩子越没有难易的分别,所以越小可以读越深的。所以建议从论语开始。论语的句子比较长,她这么小还不跟读的时候,句子长会更好。她经常听到长句子就会增进她的聪明程度,然后如果她一开始讲话的时候她也会比较讲长的句子,这样就代表她的脑神经发展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所以你还是读论语比较好。我们人类儿童期的语言发展是很快的,但是你越用简单的语言教她,她的语言发展就越慢。比较起来,论语的效果好一点,因为论语会了,三字经就会了;三字经会了,论语不一定会。所以我们用高层涵盖低层这种教育的观念来做,将来就会比较容易,对她的发展是好的。我们的读经教育锻炼最重要的是,你教一次可以用一辈子,教一本就能涵盖千万本,这样的教育才是比较高效。

家有春夏:我来补充一下,海外实际的具体操作。王老师讲的这个绝对是真理,我们在海外也得到验证。凡是读论语的孩子他确实后来读其他东西更容易,能力就更强。我去巴黎的读经班,那里一开始就是读论语,所以吓跑了一大半的学生,人比较少。但是剩下来的孩子,他们是从论语开始读的,孩子的中文水平的确很不错。


但是涉及到一个实际的问题——首先王老师的话是绝对对的——但是我们的问题不是孩子不能读,而是父母不能等。父母一时看不到效果,就是会产生焦虑,而这种焦虑是教育之大忌。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很有信心,像巴黎渊澄学堂的堂主郑言言一样(我也很有信心,所以我女儿大致上基本算是从论语开始读的),那么你就可以从论语开始。
如果父母现在还有犹豫,我有一个实际的建议,在孩子两三岁之前的阶段,因为生理发育的原因,不善于表现所学。在幼儿期学习论语,是不大能马上表现出来明显的效果的。但不表现不表示不吸收,不表示能力没有增长,父母可能会着急,觉得不表现就是没有吸收,其实不是。幼儿是全盘吸收,你要在他还没有能力表现的时候把这些资讯都给他。那么在他生理发育到达一定阶段可以表现的时候,他就自热而然地表现了。那么在这段时间呢,父母至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放《论语》的录音,父母自己要开始读。这个对成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以做到的。很多父母肯定是希望较快地看到孩子读经有效果,但是当然也不反对用读三字经等对孩子进行口齿训练。


还有比较现实的一点是,如果您是开读经班:因为是在一个团体中,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有这么坚定的信心,能耐心地输入而不问输出。为了这个团体能有一个相对稳定氛围和正向的信心,那么取中等稍上的程度,即大部分孩子能达到的程度选择文本。可以从稍容易的开始,比如千字文,声律启蒙等。


但是我们的经验是从三岁开始读经的孩子,即使是海外的,大概只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的共学,这个班的学生大致都可以比较整齐地开始读论语。

美国佑佑妈:家有春夏妈,您说的是从三岁开始读经,大概是半年到一年都可以把论语读下来是吗?

王老师:开始读。

家有春夏:不是读下来,是可以开始读。这期间如果你自己在读,然后你也在播录音,应该是更没有问题。这是指的读经班。如果是你带自己的孩子,即使他不能表现的时候,如果你有信心,你给他读,等他开始表现的时候,他就真的表现给你看,是非常好的。但是我是非常非常了解一般的母亲,看到孩子不能表现的时候那种焦急的状态,所以我说一点中和的话。(我是和稀泥的)


王教授:我补充一下家有春夏的意思,她刚才说的一句话说海外的父母比较着急,看到孩子没有表现比较着急, 这句话讲的有一点不大精到。不是海外的父母,连国内的父母都一样的,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样的。这种心理是不属于正常的,不符合我们带孩子的经验。因为任何一个父母带孩子,教孩子讲话,孩子也是慢慢表现的,家长并不着急。为什么要着急孩子,您只是做您应该做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随时都在讲话,不是故意跟他讲话,只要我们在讲话他就听到了,所以随时有读经的声音,他听到了,这样就已经在做语文的训练了。有些时候我们跟孩子也是慢慢讲话,他是比较简短的回答,但是我们也不会急。那现在如果念书给他听,你如果念论语,他有时候会跟着一个字两个字,像这样子也没有关系;但是看到人家教的孩子会念三字经,会念整个三字经,整句都会念,就会觉得整句都会念才行。像这样都是不恰当的一种思考模式。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头脑要放平、放正,很多问题都能够自我解决。


跟孩子讲话是一回事,那么读书又是另一回事,不信任孩子了。所以刚才说看到孩子没有表现就不要急,然后就从简单的开始,这个问题实际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一般人、如果大部分人都还转不过来,而且要在团体里面来作,那家有春夏的经验就很好。因为有人会不来,不来的话就很可惜,因为不能读经,所以在团体中可以稍微做一点调整,从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开始。也可以利用另一种方式,就是两种都教。那如果有认识的家长,最好是这样的,教自己的孩子时就教论语,大家一起读的时候就读三字经。那这样,你孩子可能都做到了,别人孩子也读经了。讲一句很不好听的话,教别人的孩子管他呢,就教三字经吧(王老师呵呵笑)。其实不是这样,而是照顾整个场面。有时需要这样来操作。教自己的孩子时教论语,因为这个你可以掌控,带读经班的时候就从稍微简单的开始读。

美国仔仔妈:王老师,家有春夏,我是美国仔仔的妈妈。刚才提到说从论语开始,从稍微复杂一点的教材开始读起。我的孩子现在差不多两岁,刚开始接触读经,我们是应该把论语读熟了之后再读下一本呢,还是可以几个教材穿插着来用?

王老师: 嗯,这个问题也是经常被提到的,这个属于技术、方法的问题。这个技术关系到教的人、关系到父母跟老师。其实效果是一样的,因为只读一本,一天读一百个字,跟你读三本,一天各读三十三个字,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对小孩来讲是一样的,但是对大人来讲不大一样。因为大人对于教多一点,心里会比较安,因为这个小孩子读了这么多本。另外还有变化,这本换那本,那本换这本,大人可能觉得比较有兴趣。对于孩子,越小的孩子越没有这种分别。所以分别心造成了我们这种观念,注入到孩子那边;而且孩子的分别心越长大越强。所以意志力比较强的家长只教一本也可以,但是教一本也不是严格地排斥教两三本,别的书也可以教,所以我们可以以教一本为主,以教多本为辅。教一本为主就是认为最重要的,教多本为辅的呢,感觉是让他调剂一下,让他游戏游戏。与刚才问的就可以结合起来,以教论语为主,同时教教三字经,同时教教声律启蒙。如果这样,就什么兼顾到了。但是要有本末,就是教一本也就可以了,不排斥多本。


家有春夏:我就稍微补充王老师。我们在实践当中也是这样。其实我们海外的华人带孩子学习中文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再同时读好几种新的经典,其实你自己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你也会发现这样很难做。实践中的情况是(看我们的教学笔记也可以发现),初期是学习一本经典,后期需要复习。则一般情况下作为主要内容的新课经典只有一本,复习的经典为辅。复习的内容都是学过的,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构不成什么压力。诗词的学习特别是吟诵因为短小又有吟诵,学习也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作为一种穿插和调剂。实践当中,如果你真的同时开始学两种新的经典,实际操作上是比较困难的。一部为主,反而会觉得很轻松。以一本为主导,辅以复习的经典和短小的诗词是我们目前的读经班学习模式。总之,学习中的主次分明是非常重要的。

王老师:还有一点蛮重要的,我们说他喜欢不喜欢读经典、有没有兴趣,是主要来自于教学者的一种热情的感染……孩子很小,他没有所谓的排斥,没有所谓的选择。一般来说人越多就越好……其实我要讲非常重要的一点还有成就感,孩子读了会有收获,那种成就感、收获来自于他会背诵一段、一篇、一本,那这样兴趣就完全来了。所以通过一个瓶颈,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比如让孩子背大学,一天一百个字, 只要他能够把大学背完,就会有一个成就感,而且孩子对他熟悉的东西,他会一直喜欢。融入到他的生活,孩子学习要获得成就感,就是要熟悉。如果说开太多本经典,熟悉得不够,或者说强度不够,只有一点点、一点点、一点点,成就感起不来,所以要专一比较好。一门深入、单一化比较好、方便。那么至于大的孩子呢,我会说你先把大学背起来。那么大学也算作一本嘛,那他就有兴趣了。所以一门深入比较容易产生成就感,对将来的学习是比较好的。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或许比较枯燥,教学者,父母和老师,最好能稍微坚持一下。

美国慧莲妈:因为孩子上学,他回家以后能自己支配的时间其实最多也就是那么三四个小时。这几个小时内要吃饭、玩、读书。要是说读文言文的话我们家孩子至少要读一个小时,有些时候一个半小时。有时候简简单单地、磨磨蹭蹭地让孩子小玩一个小时,我觉得带他读书我会特别累,读完书之后我就有时候不太跟他聊天。如果我不跟他聊天、讲故事,或者占用的时间特别少的话,会不会影响他白话文的发展?因为毕竟海外白天那么长时间都在说英语,唯一的汉语环境就在我这里,如果我一直在跟他读古文,这方面有顾虑。我家孩子还不到六岁,现在还看不出来。

王老师:白话文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平常讲话,因为白话白话就是口白讲话嘛。假如他从小教育时候能够听讲汉语,再加上白话文阅读,那他的认字就能出现?那么现在海外的华侨,不管是单方面父母是中国人还是夫妻双方都是中国人,其实如果讲得越多有对孩子越有先天辅助的作用。孩子越小的时候他对语文越没有障碍,所以鼓励任何的华侨,只要有一方是中国人,要从小跟他讲汉语。如果另外一方不是当地的人,那更好,对孩子要一遍一遍地讲自己的母语,在孩子三岁的时候他就会讲三种语言。一定要这样做,多一种语言,就多一个头脑,孩子就有三个头脑,很聪明的。


儿童如果有汉语口语的环境,你就不要怕他将来不会读白话文,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读了经典之后,他语文的能力,语文的敏感度,语文的基本程度,适当地就会提升,所以从文言文的背诵转为白话文的阅读,即使当时文言文还不会阅读,但是他的能力已经是强了,要转而能够阅读白话文是很容易很简单的。转过去方法就是要多讲,同时多看书。你要让他学会认字就要多看书啊。所以白话文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我呼吁白话文是不需要教的。我常说谁教白话文谁就是在浪费孩子的生命。我们只教高度的,低度的他就自己会了。所以白话文你不要烦恼,管好他的文言文就对。家有春夏这个一定很有经验。

家有春夏:那我补充一点好吗。我的补充其实是给大家讲,实际上确实是这样,您刚才讲的是占用大量的时间读文言文,其实大概海外的读经,一般父母就是带孩子读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时间并不多。而如果你的孩子因为读经语文能力够了,加以适当的引导和辅导,他真的有阅读能力的时候,你只要管他持续学习文言文。白话他变成自动爱读,自动愿意读,你拦都拦不住,这时候是不存在占用大量的时间读文言文。

王老师:对对对,是的,是的。拦不住这个地方最好!

家有春夏:白话文最后他喜欢读,他有能力读,他会想方设法抓紧一切时间去读。孩子都是喜欢阅读,喜欢求知的。所以你要给他拥有这种能力的学习。他之所以不读白话文,还需要你专门拿时间把他按在那里去读白话文,是因为他没有这种能力,那孩子只能感觉越来越困难。


因为海外没有所谓的白话文的环境,要对它进行补充,但这种补充首先一定不是我们日常的对话,因为这种对话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期望以此来给孩子培养阅读白话文的土壤。想让孩子有汉语的基础,重要是要通过中文阅读,因为父母跟孩子的口语交流中的词汇量是有限的。但是阅读也不能光靠你培养白话文阅读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我们现在的中文学校就是以白话文为切入点,作为主要学习方法,希望孩子可以阅读中文,孩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一直是一个爬坡的过程,所谓爬坡就是从容易到困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他会觉得越来越困难,因为还有一个强大西文环境的压迫。学习的效率是不高的。但是如果你用读经这种高度的学习,高屋建瓴地让孩子的语文能力提高,以此可以非常容易地培养孩子高度的白话文阅读能力。当然初期我们要陪孩子阅读,当他有这种自由阅读能力之后,他就能过通过白话文的阅读学习来营造自己的汉语世界的土壤。而文言文学习可以培养孩子这种高度的语文能力。


我们现在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们读经班有一个小朋友,她的特点是日理万机,能力很强,她母亲给他安排了所有的活动,所有的活动她都做得很好,也造成她每天就只能保持半小时读经。但是他妈妈最了不起的是,这点她从来没有动摇过,她就坚持每天这半个小时。这孩子就因为太忙,很少补充任何阅读,所以这个孩子的识字,我们叫做煮汤圆的过程,是我们班上最长的,大概煮了三年。她妈妈才发现,原来所谓读经能认字不是假的。她是几乎很少辅助阅读学习,而且在别的学生都能阅读了之后这个孩子的阅读速度也是偏慢的,因为她没有时间做这种练习啊,阅读也是需要练习的。当然也还好我们都没有着急。比较让人欣慰的是大概去年暑假,这个孩子11岁了,那个暑假没有读经,她读经量大概够了,重复得也够了,字认得的也够了,那个暑假她妈妈给她专门来做白话文阅读的突击训练。一个月下来,这个孩子阅读金庸就完全没有问题了,而且很快。所以你可以说这个也叫搁置法阅读。可见一个长期读经的孩子,经过四、五年,即使没有做过专门的白话文阅读训练,他也可以达到一般中文学校都不能达到的程度。因为这个孩子有比较好的读经基础,他对历史文化也渐渐有些了解。只要给他这个机会读白话文,稍做训练,势如破竹。

美国慧莲妈:我还有最后的一句话,就是我在这里想鼓励家里孩子比较小的,还没有认字的妈妈们。我的儿子现在不到6岁,我们大概是从4岁开始读经,就是按照王老师的煮汤圆方法读。我从来没有教过他字卡、认字什么的,我没有统计过他认识多少字,但正常的儿童绘本或者正常的白话文的文章,不是很专业的,他都能读80%,识字量还是挺大的。

王老师:喔,真了不起!

美国慧莲妈:所以我想鼓励下大家家里孩子小的。他读的书也不是特别多,有一年读经比较懈怠了,在他大概四岁半起的那年就每天读很多,然后他识字量突然增长,而且很多字和词我好像没教过他,他怎么他就会了,就是因为平时读故事书的时候我给他读,可能他无意间也看到了,所以经典里没有的字可能从故事书里也看到了。

家有春夏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美国望望妈:我家小孩5岁了,已经在读经。我就刚才慧莲妈的问题想问,我们海外呢现在只是处于只是读的过程,我看家有春夏他们的教学笔记是非常详细的,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我没有那种环境,我只是陪孩子读,也加以白话文的阅读,如果就这样读下去,我没有给他提供各种像吟诵、汉字演变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给他,最后是什么效果呢?影不影响他对中文的兴趣呢?

家有春夏:也就是您想问,如果没有汉堡这样的读经班教学,只是自己带孩子,那么是不是也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或者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王老师:有共学的条件的话,在带领孩子方面是比较轻松的。如果都没有的话,单独也可以带,但这就要看家长的努力了。 如果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是很好的,他是很会带的,没有共学也一样,尤其是没有共学反而会更加的自然和自由。比如家有春夏,她最先在德国的时候也是孤独一个人,也是自己教的,也没有别人来共学,是教了很久之后,她的孩子有一个出去了,大家看到了,才渐渐地来学,来一起做。所以多人是为了方便,并不是多人才能够读。

家有春夏:我也给您讲一个我们汉堡周边的实例。我们这儿有一个朋友离我们这儿一个多小时车程,她先生只能周末回家,必须全家人相聚,不能到汉堡来。所以她完全没有条件带孩子来读经。她的情况就是这样,她就是带两个孩子在家里读经,而且她的两个混血的孩子从810岁才开始读经,他们就在德国的一个所谓的村子里,没有任何同侪共学,唯一重要的就是这个妈妈对读经理念深信不疑和坚持。前两年我其实跟她说你可以补充一些白话文阅读,但是她好像是没听清,所以她连白话文阅读也没做,只是读经。她的两个孩子读经呢,因为她的孩子年纪大了,比较自觉,8岁和10岁,经常一读就是《颜渊第十二》十遍,《子路第十三》十遍那么读——这对我们海外来说是很大的量。王老师听了可能会笑起来,你们怎么一天只读十遍就说大量了呢?但是我知道这个在海外是很不容易。孩子就一直这样读。那么现在孩子一个是11岁,一个是13岁,效果是不错的,而且她从今年年初还是去年年底开始让孩子们做白话文阅读,她女儿有两年没读白话文了,却说:哎,白话文变简单了。现在他们也在读《吴姐姐讲历史》这样 的书了。两个混血的孩子等于是通过这种自己单独在家里的学习,进步也很显著。因为她做到了坚持。所以我想您不需要担心。只要坚持。

王老师:最后最后要说的是看父母对教育的认识,所以我推广读经一直讲的一句话说:大家要明白,不是听我的话。虽然西方圣经上说信我者,得永生,我不是叫大家都来相信我,我是希望大家都能去思考问题,把问题想清楚了,自然就会做。王教授:就像刚刚提到的那位妈妈,读经的时候连白话文都不读的,到后来白话文一下子就上来了。这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人的语言是相通的,一个民族的语言更是如此。文言文和白话文距离不远的,文言文的能力就可以涵盖白话文的能力。不管先教什么,但对将来能力的影响是有差距的。先学文言文的人,将来可以涵盖白话文学习;而先学白话文的,不仅白话文未必会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不能涵盖文言文,长大以后再想学习文言文就困难,甚至不可能了,这是很可惜的。

网友问:我们是全职父母,每天都在工作,时间真的好紧张。如果要带孩子读经的话,那晚上的时间就基本上围着读经转了。感觉压力也蛮大的。好像读经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了,其他的事情都推后了。现在我的孩子六岁多了,您觉得外面的中文学校还有必要去上吗?因为我们孩子在读经时学到的字在日常的阅读中用到不多,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王老师:不必要去普通的中文学校了。阅读肯定是从简单开始的,这些常见的字,没有必要学习了,因为阅读时就会接触到的,还需要特地去学吗?所以有个教育的观念很重要,就是:凡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学到的东西,你就不必用学校来教。我们所教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不到的。所以,普通中文学校的教法颠倒了,你孩子现在学习的是经典,经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不到的。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比如爸爸妈妈”“鹅啊鸭啊,当然没法在《论语》中找到,但只要开始阅读,有了读经的基础,大多数字都认得,这些简单的字也会很快就认识的。如果孩子要去中文学校,你偶尔也可以带去,别人看到你的孩子读经读得那么好,也会向往读经,那你就功德无量了。

家有春夏:我们这里有个妈妈住得离城里比较远,所以就没有送到当地的中文学校,自己带着孩子在村里读经。她的一对混血儿女,一个十岁,一个七岁岁。读经三四年了。有一次她还是想去中文学校看看,因为也有点不太放心,毕竟不在大流里,怕自己会落下。去了之后,把她都吓坏了,说中文学校的孩子中文水平怎么会那么差,连中国话都说不好,这是普遍的情况。因为普通的中文学校就是没有把中文学习的主次安排清楚,在孩子读经,认字和阅读的最佳时机时,放了把太多时间放在写字,理解,还有组词造句上了。那就会耽误了学习中文的先机。这个主次要分清。

美国一九妈:我是美国壹壹和九九妈,九九今年四岁,非常好动,一直不愿意坐下指读。苦于不知道如何引导。我是应该再耐心些等待他自己愿意指呢(已经等了大半年了),还是有什么好方法建议?

王老师:孩子不能坐下来跟读,平时听CD或者经典音频,不能断,或家长到时间点了,自顾读,孩子听着,先偶尔跟读一下,就可以了。慢慢的要求,他能定下来的时间就会从少到多。




家有春夏: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坐不住再正常不过了。我觉得六岁之前的孩子,如果没有经过类似读经这样的训练,坐不住都很正常。特别是现在的教育就是希望孩子整天动,所有的教育都是鼓励孩子活泼,结果最后孩子都变得真的很难定下来。其实也不要一开始就对孩子要求很高,只要慢慢引导就可以了。我们这里有个妈妈,她的孩子五岁多开始读经,那时候她和我说,我儿子怎么这么闹呢,要是他每天能坐五分钟和我读经就不错了。我说没关系啊,五分钟也很好啊。那么她就这样从每天五分钟开始,坚持带着孩子读经。一年后她又和我打电话,说为什么我儿子一跟我读经,一坐就是一个小时,他是不是生病了?(笑)——其实,这就是一方面孩子长了一岁,定力比小时强,更因为读经就是非常自然的静定训练。我女儿小时候也坐不住,指读也不是总是很到位。她读十次,最多指读两三次就不错了。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她的识字能力或者读经认字能力是很强的,她不需要像我们成人这样正襟危坐才能读经,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指读两下,两三年积累下来的效果就很可观了。所以家长们要放松一些,不需要紧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