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星期五

2020春季班开学典礼&第一周课堂笔记-1月18日


经过了几周的放假,及谦学堂又迎来了新的一个春季班的开学啦!开学典礼中,吴蔚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学堂,回顾了学堂刚刚举办的冬令营,介绍了新学年的老师们,学堂下午的课程,还有今年的夏令营活动。期间,老师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有奖接龙活动,孩子们对于大部分的经典句子都能够顺利的接上,显示出来孩子们扎实的读经的功底,真的是很厉害!



































亲子班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八位亲子班的小朋友来到了学堂参加开学典礼。他们是新同学Lily和 Jayden,还有老同学有澜、有洋 、汉宁、 凯淇、奕涵、海伦。开学典礼后,同学们轮流做了自我介绍。每一位小朋友都非常精彩。

第二节课,老师带着同学把本周的进度,《论语–先进第十一》第25章,“‘赤,尔何如?’”至“‘吾与点也!’”,领一跟二读了十遍。今天同学们精神饱满,而且课堂纪律非常好,小朋友很守秩序地坐在座位上。有澜读经的声音非常响亮。海伦自始至终认真指读。奕涵最后一两遍读得非常好。Lily第一次来上读经课,就能认真地跟着老师读。有洋和Jayden虽然年龄小,但都很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汉宁对新来的Jayden非常热情友好。凯淇很懂得谦让,把老师发的小飞机让给了Lily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很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期待着春节过后的下一节课再一起读经。

主教:程俐
助教:吴蔚
爱心妈妈:孙玫

论语班

今天是及谦学堂2020年春季班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兴奋地参加了学堂的开学典礼,大致了解学堂的运作和未来提供的一些课程,并且玩了一组《论语》语句对联的游戏。

回到课室,礼敬完孔子圣像后,大家欢迎本学期的新同学——海吉雅、罗希瑜。海吉雅在班上年齡最小,说话声音不大,但是很专心,特别是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老师,欢迎海吉雅!罗希瑜去年跟着本班读了《大学》,后来因家里的缘故停了半年,再见面的时候,长高了很多。希希跟老师还是很亲、跟班上的老朋友也很快熟络,欢迎希希归队!

相见欢之后,大家齐声朗读《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 接着进入本周的诵读内容。
本周新内容:《述而第七》第30-33章。老师领一跟二5遍;分篇章领一跟二6遍;同学们总共诵读了22遍。由于相见欢等活动占用了时间,本节课剩余的遍数,请同学们回家补齐。

老师在分章节领一跟二诵读时,对每一章节做了字面上的解释,帮助同学们理解诵读内容和意义。今天老师特别对第30章陈司败对昭公是否知礼的疑惑,讲了一个故事。也讲了一个宓子贱与巫马期做官治理单父的故事,说明依靠众人的力量的重要性。老师发现同学都非常喜欢听故事。

课堂纪律很好,诵读响亮整齐,刘骐铭和周孟瞻读书声很响亮,女同学们都能用心地读诵,特别表扬罗希瑜很认真地指读。

老师小帮手:刘骐铭、李宇涵。 
本周值日生:罗希瑜、姜嘉悦、姜嘉怡、吕星佳。

友情提示:家长们如有时间请陪伴孩子们每天诵读几遍,并做好记录,争取每周完成百遍。
主教老师:陈慧
助教老师:江洋

孟子新班


本周完成:《梁惠王章句上》①,领一跟二6遍,分组读8遍,共20遍。

今天是春季班第一次上课, 祝贺孟子新班成立,祝贺读完《大学》《中庸》《论语》的同学升读《孟子》新班。简单而热烈的开学典礼后,大家进入各班上课。

孟子新班今天有五位同学参加学习,因为大家都是学堂的老学生,又是从论语老班直接升读孟子新班,所以直接进入教学环节,老师领一跟二领读一遍后,瑞元和奕文分别开始领读,两位同学上课前已提前预习过,读得正确,发音清晰。领一跟二6遍后,分组读,瑞元和奕文自读8遍;雨然和Alice在老师的陪读下,领一跟二读4遍。

今天看“孟轲改过勤学”的动画片,讲述了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故事。随后看“孟子与《孟子》”,讲述孟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被誉为“亚圣”。孟子的三大特点:1. 讲求仁政;2. 善于辩论;3. 成语大王。

值日生:Alice
主教老师:周丽
助教老师:陈梅

孟子老班

今天到校的只有IVY,RYAN和杨格请假。今天课程的第一部分是开学典礼,下半部分诵读《孟子 尽心章句上 》第一至第八,由我和IVY轮流担当老师和学生,领读和跟读,先读了五遍,中间休息,IVY吃了些点心,然后又读了五遍,合计读了十遍,没有时间读英语经典。

IVY不怎么说话,可能我是新的代课老师的缘故,感觉她有些拘谨,但读的效果不错,声音也还可以,不是显得太轻,也许是因为只有我们两个人的缘故吧。每个字的发音都很准确,就是不是太熟,有根据拼音读出声的痕迹,但比我预期的要好。
形式上让她做老师领读时,她很仔细,少有错误,今后可以多安排她当小老师领读。

主教:若冲
值日:IVY
家长成长班

1. 新老家长相见欢
家长们分享了孩子的读经历程以及取得的进步,不同年龄段对经典有不同的解读,不断地学习圣人的智慧,逐渐从鸡毛蒜皮的问题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正确的取舍。

2.观看《孔子传》
孔子从鲁国到了齐国,想在齐国得到重用。齐景公也曾想以尼溪之地封予孔子,但遭到晏相阻止,最终带着无法实现抱负的遗憾,以及聆听了韶乐的满足离开了齐国。

3. 共学《述而第七》第13章
夫子闻韶乐津津有味,完全乐在其中,达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状态。
首先,孔子对音乐相当通达热爱,在与师襄子求学的过程中,对每首曲子不仅熟练弹奏,还要通达乐理,更要领悟到曲子的意境。
其次,孔子认为音乐不单是单纯的乐曲,它也是心灵的声音,因此美妙的音乐能够教化人心,移风易俗。
再次,孔子推崇韶乐传递的内涵与境界。韶乐流露的是舜帝的心续,孔子达到了圣人的心境,这种心与心融通的美妙境界,才是内心深处的真正快乐。



2020春季班教务笔记


2020.06.05(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吴蔚、文凌、张戈

1. 集体备课:《诗经》中的《周颂•振鹭》。
共读诗篇、共学备课资料。

鉴赏:
此诗是殷商后裔宋微子来周助祭时的乐歌。武王克商以后,封虞之后于陈,封夏之后于杞,封商之后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墟。成王初年,武庚叛乱被诛,周王朝改封纣王庶兄微子于宋。微子深得宋国民众爱戴,与周王朝关系亦极为融洽。微子来周助祭,周人载歌载舞, 以示欢迎。诗中以鹭鸟洁白高雅喻宾客的品德高尚,形象生动,意蕴含蓄。诗的结尾,寓规箴于祝愿之中,语意委婉而含蓄,正如姚际恒评此诗时所说:“全在意象之间, 绝不著迹。”

对孩子的教学引导:
1) 展示白鹭的图片,来感受内在外在的君子形象。通体羽色纯白的鹭鸟当被商人视为高洁神圣之物,它飞翔时优美的动势,栖止时从容的神态,今人且不免赞赏备至,何况是刚从原始自然神崇拜时代发展过来不久的商周人,它正是外在的美好仪表与内在的高尚精神完美统一的象征。
2) 举一些古诗词中描写白鹭的耳熟能详的诗句,比如“一行白鹭上青天”等。
3) 以礼相待,内因是不断修身、对自我有要求。
4) 介绍“颂”,祭祀用。
5) 回顾温习讲解《中庸》中引用这首诗的段落。
6) 介绍一下白鹭洲书院。可同时扩展介绍四大书院。

2.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3. 讨论筹备下周六13日结业典礼各项事宜。
结业典礼流程、邀请家长分享的名单、各班老师分享的重点、奖状证书的制作等。

4. 共学结束后,夏令营小组老师开会备课。

2020.05.29(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吴蔚、文凌、张戈

1. 集体备课:《诗经》中的《淇奥》。
共读诗篇、共学备课资料。

鉴赏:
《淇奥》反覆吟颂了士大夫几个方面的优秀之处:首先是外貌。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颂了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
诗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成为日后人们称许某种品德或性格的词语,可见《淇奥》一诗影响之深远了。

对孩子的教学引导:
1) 展示菉竹猗猗的图片,给孩子们感受君子之风。还可以扩展至四君子:梅兰竹菊。
2) 要从外貌仪态、学问才能、内心品德三方面全方位地来看待一个人、看待自己。
3) 回顾温习讲解《大学》中引用这首诗的段落。

2.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孟子新班:大部分支持暑期继续上周末班,有两位对夏令营感兴趣。
论语共读小组家长轮流主持,从本周起,每日进行一个小项目,多途径学习中文。

3. 落实暑期周末班具体情况。
孟子新班七八月不停。论语班七月停课,八月恢复。其他班停课。

4. 讨论各班录课(以供家长试听)的内容形式长度等。

5. 共学结束之后,夏令营小组老师开会讨论。

2020.05.22(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吴蔚

1. 集体备课:《诗经》中的《桃夭》。
共读诗篇、共学备课资料。

鉴赏:
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古人通过桃花似的外“美”,巧妙地和“宜”的内“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

对孩子的教学引导: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庭如果缺乏爱,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自闭症等。
2、美,是以善为前提。外观美,“善”内在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绘事后素。”
3、妈妈对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对父母观功念恩。例如一日三餐,生病时父母的照顾与关爱。
4、结婚照与现在“素颜照”的对比。桃花与果实的对比。
        
2.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周末班,老师们一如既往地认真备课,孩子们也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
平日共读小组,老师和家长们轮流主持,坚持得非常好。
论语共读小组家长轮流主持,从下周起,每日进行一个小项目,多方面学习中文。

3. 周丽老师考勤统计。

4. 讨论暑期班、夏令营。
两种课都提供。

5. 云香分享今后的教学体系总纲,大家讨论并完善。
关于收费、试听等问题的讨论。
建议可以录课,作为试听视频。

2020.05.15(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

1. 集体备课:《诗经》中的《无衣》。
共读诗篇、共学备课资料。鉴赏

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对孩子的教学引导:
1、《论语》“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在外敌入侵,大义面前,不得不奋起反抗,团结一致。
4、结合国内抗击疫情。
5、这种英勇御敌精神可以用于个人对峙自己的缺点和坏习惯。

2.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周末班,老师们一如既往地认真备课,孩子们也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
平日共读小组,老师和家长们轮流主持,坚持得非常好。

3. 回顾惠风书院联谊情况,讨论暑假及下学期发展方向。
家校联手。
排诵读经典字数,增加中国文化常识,与HSK等级考试内容要求相结合。

4. 筹备周六16日亲师生联谊会的活动。
梦秋老师在线讲座《夫妻关系和家庭教育》。
 


2020.05.01(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吴蔚

1. 集体备课:《诗经》中的《子衿》、《采葛》。
共读诗篇、共学备课资料,看吟唱视频,看古今时间用辞对比。
教学主导方向:
(1) 思念的情感表达与心理描写。
(2) 曹操引用诗句,用来招贤纳士。
(3) 古今时间用辞的对比。

2.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周末班,老师们一如既往地认真备课,孩子们也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
平日共读小组,老师和家长们轮流主持,坚持得非常好。

3. 云香介绍有关基金会最近的活动,大家共同商讨活动的安排与组织。
(1) 5月4日周一下午,文教老师线上茶话会,有法师指导。
(2) 5月10日周日晚上,加拿大经典文化教育基金会第六届师资联谊会,邀请惠风书院大姚小姚老师连线分享经验。请各位老师分头邀请多伦多相关老师参与。
(3) 5月16日周六上午,2020春季班亲师生联谊活动,邀请梦秋老师连线做讲座。请老师们邀请家长及身边朋友参与。

2020.04.24(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吴蔚

1. 集体备课:《诗经》中的《蒹葭》。
共读《诗经》中的《蒹葭》。
共学备课资料,听《蒹葭》吟诵音频。
教学主导方向:教学重点:
(1) 对美好愿景积极的追求,怀着热切的希望,不断追寻,不断探索,从不气馁,从不懈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美的意境,引导学生绘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 诗歌音韵、节奏方面的美,诵读,吟诵。
2.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亲子班:周六班回归的孩子越来越多。平日论语读书小组家长孩子们都很给力。群里讨论、经验分享很积极。促进大家都坚持读书。
孟子新班:上课互动很好,孩子们无论课上还是在家读得都很好,与大人们积极配合支持分不开。课上有加入成语、二十四节气、认字、文化常识等。
孟子老班:复习旧进度、读新进度、看录像。
论语班:读书以外,加了十分钟的不二字。考虑增加文化常识部分。

3. 周丽老师与大家核对考勤表。

4. 云香介绍有关基金会总体情况,以及读经班课程总体规划商量的进展。
 





2020春季班第12周

2020.04.17(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

1. 共读《诗经》中的《鹿鸣》。

2. 集体备课。
《诗经》中的《鹿鸣》。共学备课资料,看杭州G20峰会中有关鹿鸣的演出视频,听《鹿鸣》陈琴吟诵音频。看陈琴吟诵教学视频。
教学主导方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亲子班:周六班增加了一次复习课。家长孩子们参与度很高。
论语平日共读小组:家长轮流主持,领读、识字、有时有讲解,大孩子积极性高。又来了一位新学生。

4. 商讨及谦学堂未来网课发展方向。
云香:参考惠风,六艺,集大成,内外兼修。做一个有价值的团队,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能帮到别人什么。读经、琴棋书画、太极拳等、六艺…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五伦关系改善了 ,和人家谈起论语经典也有底气。
秀芳:当初让Leo读经目的,接触经典、修身养性、坐定静心。不排斥传统文化,长大后有兴趣有能力继续自学。今后中西文化贯通。
熟读经典,不求解释,长大后再自己去体悟应用内化。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生
做精品录播节目
同乡会表演节目
周丽总结:
成立表演队
学习杨嵋做讲座推广
能不能和HSK结合起来


2020春季班第11周

2020.04.10(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 

1. 共读《诗经》中的《鹿鸣》《木瓜》。
2. 集体备课。
《诗经》中的《木瓜》。共学备课资料,看《木瓜》吟唱表演视频。肖琳老师找到电视剧《孔子》中关于《木瓜》的片段。

教学主导方向:感恩,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善的眼睛,而且要自然而然地说出来。引导孩子从身边的人做起,对孩子来说也有切身体会。老师要学会启发、观察。

3.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孟子新班:又来一新学生。学习成语滥竽充数。介绍清明节。
论语班:文楚亮回来周六班了。平日班目前读中庸,由三刻钟改为半小时。来了一位新学生。
孟子老班:杨老师课间休息时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
亲子班:周六班老师与孩子们读书、识字互动得不错。平日班,家长轮流主持,领读、识字、有时有讲解,大孩子积极性高。也来了一位新学生。
另:本周六是复活节放假。亲子班应家长要求增加一次课,上复习课。

4. 商讨及谦学堂未来网课发展方向、上课模式及收费等问题。
老王介绍了试听好自在课程的体验和想法。
云香提出了一些收费途径的建议和思路,收费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要尽量照顾老师们。并号召大家集思广益,共渡难关。

2020春季班第10周

2020.04.03(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

1. 共读《诗经》。
2. 集体备课。
孙玫老师整理的《诗经》中关于母爱、父母恩情的两篇:《凯风》、《蓼莪》。
陈梅老师整理的关于君子的一篇《淇奥》。
江洋老师整理《大学》中引用的《诗经》篇目。

3. 云香提出今后可能在家学习是常态,所以我们学堂也要调整一些方法、思考一些新思路,以便适应新状态。

4.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2020春季班第9


2020.03.27(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


1. 共读《诗经》。

2. 集体备课。《诗经》两篇:《关雎》、《硕鼠》。


老师们分享了搜到的相关文章或视频。

云香说在具体备课前,先定中心思想,再定内容,再定补充资料。

要紧扣“仁义”、“忠孝”、“观功念恩”等主题。

老师们各自领一个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母爱、孝、仁等。

3.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周丽老师提议411日增加一次课。

2020春季班第8
2020.03.20(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

1. 共读《诗经》。

2.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亲子班:从315日起,每天上午连线共读论语并识字。一位渥太华的孩子也加入。

论语班:打算从322日起,每天上午连线复习大学。

孟子新班:尊重孩子,不另外安排连线读书,但是每三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并在群里提供多方资料,供孩子在家自学。

孟子班:尊重孩子,不另外安排连线读书,但是增加学习内容,在群里提供多方资料,供孩子在家自学。

3. 云香分享萨提亚工作坊学习心得。

复习上次的人际沟通姿态、人际差异、爱的五种语言。
介绍家庭关系图及冰山图。

第7周

2020.03.13(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云香、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江洋

1. 共读《诗经》。

2. 共学兰若学堂论语《公冶长第五》第23章。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音频时长11分22秒)

讲师:李诚一

同学们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三章,一起恭诵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先解读文义。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的两个王子。念,是念念不忘。旧恶呢,有两种解释:一是曾经犯错,改了以后不念其旧;还有一种解释,恶即是怨,旧恶呢就是宿怨。怨,是怨恨。希呢,是稀少、少有的意思。怨是用希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别人对伯夷叔齐的怨很少;还有一种是伯夷叔齐自己很少有怨。《论语》里说,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显然此处,应该从第二种解释。孤竹国国君呢,有三个儿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是幼子。孤竹国君想把喜欢的幼子叔齐,立为太子,继承王位。孤竹君死了以后呢,按照当时的常理,应该是长子继位,可是长子伯夷非常孝顺,而且非常清廉、谦让,他说我们要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应该立弟弟叔齐做国君。为了能让出君位呢,他就逃到国外去了。叔齐也不肯接受,说我如果当了国君,于兄弟就是不义,这个国君应该是长子去做的,所以他也逃到国外去了。于是兄弟二人,就在国外过着流亡的生活。这些国民大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立中间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伯夷叔齐,还有吴泰伯都是以国来相让,关于泰伯后面还有专篇。这三位,把国家都让出去了,还有什么不能让的呢。所以,孔子对这三位圣者十分的推崇。儒家讲,“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他们把孝悌做的非常的圆满,给天下后世做了最好的榜样。

本章的重点,还不是讲他们孝悌让国的德行,他们还有一个值得世人学习的重要品质,就是不念旧恶。旧恶呢,我们可以理解为别人曾经犯过的错,或者曾经对自己的伤害。这种错误呢,也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别人已经改过了;还有一种,这种错误还在延续。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如果能做到不念旧恶,不把怨恨放在心上,不去看别人不好的地方,心里装的是别人的优点,是别人的功德,其结果一定是怨是用希,怨恨很少。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对方有错,伤害过自己;常常对方也认为我们有错,也伤害过对方。当我们可以做到对别人不怨恨了,时间久了,别人自然而然可以感受得到,即使对方有怨,也能慢慢的化解。

伯夷、叔齐这两位圣者,是如何不念旧恶的呢,后面还有故事。伯夷叔齐逃亡后,一直隐居,后来听说周文王在西部兴起,国泰民安,治理得非常好,所以伯夷叔齐准备去投奔周文王。走到途中,遇到武王领兵伐纣,伯夷叔齐呢,极力反对,马前劝谏,当面指责武王不仁不孝,差点被杀,因为有姜尚的保全,才没有丧命。后来周武王打下天下,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呢,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躲到了山上,吃野菜为生,后来呢,就饿死在首阳山上。重点在最后,这两位贤人在临死前曾经作歌一曲,其词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伯夷叔齐二人,并没有责怪那个恶人,就是武王,他只是说武王以暴易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怨,看上去好像是有一点,但他没有抱怨任何人,也没有怨恨自己的遭遇,只怨恨世风不对、生不逢时,那种令人向往的神农、虞夏已经忽然逝去了。伯夷叔齐,豁然大度,心量很大,可以把那些过恶、怨恨、烦恼,通通都忘掉,不放在心上,这种品质非常得可贵。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不念旧恶呢?我们要做到一件事,首先要对他有一定的认识。那先来看看念旧恶的结果是什么。不管人、事、物,是好的,还是不好;是对我有恩,还是对我有怨;甚至他来先害我。如果我们对他们怨恨,最终的结果,首先是伤害自己,用别人的错误伤害自己;如果反复地念,就是反复地伤害自己;而且把怨恨老记在心上,那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情,那真正叫自寻烦恼。他不念旧恶,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不念旧恶,看起来是宽恕了别人,实际上是解放了自己,放下包袱,自己会变得轻松;另一方面,不念旧恶,既往不咎,也能给人以自新的道路,他可能因此而改过。你若常常念着他的怨,甚至挂在嘴上,老是批评人,那是把人推到墙角,让他不能转身,没有改过自新的余地,这对人对己都有损害,何必干这种傻事呢。譬如说,要是有同事误会我了,他可能在领导面前说小话、讲是非了,误会我,甚至是有意在后面造谣生事,我要是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见到他对他依然是恭敬,心里没有任何阴影,时间久了,他也会觉得你这个人真的量大,他也就不把这个放在心上,他以后也不会给你使绊子了,这就能化解。你要是内心放着怨恨,你也跟着他讲是非,互相毁谤,互相指责,最后这个怨会越结越深。

再来看看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念别人的旧恶。我们有一个习性——喜欢翻旧帐,别人一次过失,我们会拿出来说无数次,或者在内心抱怨无数次。对别人的怨恨,在一次一次的这种抱怨串习中,会慢慢的加深,就好像放高利贷一样,别人曾经对我的一个小小的伤害,怎么还,都还不尽。别人一个小小的习惯,因为我们看不惯,见一次说一次,一件小事可以放到很大。夫妻之间,可以因为牙膏盖用了不拧上,因为鞋子没有摆放好,因为垃圾没有及时放到垃圾桶,这样的小事,反复地抱怨,从埋怨到小吵,从小吵到大吵,到最后,拧牙膏盖,好像就成了天下第一件大事,这件事情不做,就似乎永无宁日,甚至最后会闹到离婚。真的是因为牙膏盖吗?一个小小的牙膏盖,能将我们如此紧密的亲情击溃吗?为什么这件事变得这么大了呢?他不是我最亲的人吗?他不是我的家人吗?我不是一直自诩为我要关爱我的家人吗?他不拧上为什么我不能去拧呢?其实,不是牙膏盖的问题,是我们的心出了问题,我们内心的烦恼,蒙蔽了我们发现美的眼睛,蒙蔽了我们宽恕别人的心,别人再多的好,也看不到,别人再多的付出,也不会放在心上。

那怎么解决呢?只有靠智慧和爱。第一,我们要用智慧,把自己关爱他的那个宗旨,牢牢的安立住。因为他是我的亲人,不管他怎样,我都要关心他、爱护他。他对我好,符合我的心意,我要关心他;他对我不好,他状态不好,他做错事了,我更要关心他,因为他状态不好的时候,或许正是他最需要我关怀和帮助的时候。第二,用智慧及时发现自己内心的烦恼,然后及早的去对治它,不要等到烦恼养的很大,就很难对付了。我们可以每天早上起床,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眼睛,有没有不高兴的情绪,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怎么调整呢?可以读读圣贤经典,可以研习论语的义理,可以多多练习看他的功德。看别人的功德,可以把我们的心,从焦灼中解脱出来。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在自己的内心,先化解怨恨,当内心的怨恨化解了,你再看看外面,自然就没有怨了。

好,今天的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孙玫老师:联想到李论老师在群里发的一个孩子的视频,说是我们都要练习感恩、练习喜悦,而不要练习抱怨。

秀芳老师:最受用的是“不念旧恶”,生活中多放下,不要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还联系《孟子》中的故事。

江洋老师:要观功念恩、多多串习。

肖琳老师:对讲解中关于武王以暴制暴的说法有疑问。

云香老师解惑:周文王、周公、周武王的关系与历史事件。

陈慧老师:联系到泰伯的故事,真正的圣贤。不念旧恶,跟着自己的习气,不会观察自己内心。我们应该在乎的是人,而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化解怨恶。

陈梅老师:伯夷叔齐以国相让,孝悌的背后是仁心。饶过了别人也就放过了自己。想起了《孟子》中的“仁者无敌”。

菊英老师:不念旧恶,很好,但是不容易做到。

云香老师:从善如流,踏踏实实。关于这次疫情蔓延全球,大的目标:和。我们是共同的、我们是一家人。要从整合的视角而非孤立的视角看待事物。圣者的五伦关系是双向关系。和为贵、和而不同。

3. 关于夏令营的讨论。
海报内容吴蔚老师已做好。
考虑到疫情,这次夏令营就不打收费广告了。
走一步看一步。

4. 云香分享
学堂学制、新形势下线上学习模式。

第6周 
2020.03.06(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秀芳、陈慧

1. 共读《三字经》。

2. 共学兰若学堂论语《公冶长第五》第22章。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音频时长12分30秒)

讲师:李诚一

同学们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公冶长第五》二十二章,一起恭诵原文。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这一章,是讲孔子周游列国,到陈国的时候,思归鲁国,想要回到家乡。“归与”,就是讲回鲁国了。“党”,就是乡党。孔子有很多弟子,有的跟着孔子周游,有的还留在鲁国,这里“吾党之小子”,是指留在鲁国的弟子。“狂简”,多半年轻人喜欢的个性和作风就是狂,年轻人富有激情,但也很容易犯轻狂的毛病。《朱熹集注》里解释“狂简”,谓志大而略于事。“狂”,是进取豪迈,志向远大的意思,这里应该是褒义;“简”呢,是轻易、轻率、粗略,将天下之事看轻。“斐然”,是有文采的样子。“斐然成章”呢,是讲文章有可观之处,已经相当有成就。“不知所以裁之!”就是不知道如何裁剪割正。这些故乡的弟子啊,很好学,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毕竟未明大道,不知道如何自裁。

总体体会,孔子对于故乡的弟子,评价是肯定和赞许的。这里讲弟子狂简的志向远大却粗略于事的状态,对于我们,尤其对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应该是一种警策。我们有时候,容易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对于具体的事情抉择不清,自己想到的事情,就好像做得到一样,眼高手低。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发现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会遇到很多困难,于是产生很多挫折感,乃至事情难以坚持,容易半途而废。或者还有一种状况,就是小事不愿意做,怕麻烦。那如何改进呢?一个方法,就是要找一个人来裁剪自己,找一个有智慧、有经验的人,帮忙自己裁掉自己的过失,留下自己好的一面。当然,裁剪是会伴随一些痛苦的,所以这是需要勇气。另一方面,有时候很多事情抉择不清是由于智慧不够,裁夺事情的抉择力不强,这就需要依照一个好老师,多学习,多闻思,清晰我们抉择的标准,提升我们抉择的能力。

那本章的学习呢,我会把重点放在老师的角度,咱们多体会孔子的功德。孔子经过数年的漂泊,政治主张呢,不能被诸侯接受,四处碰壁,眼见于当世行道无望,适逢季康子使人来招弟子冉有,难免生起了思归之心。两个归与归与,归与的“与”是惊叹词,且连说了两遍,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急切的想要回到鲁国的心情。但是孔子思归的心,不能简单理解为思乡之情,更不是对弘道的放弃,而是顺应缘起,决定走另一条弘道之路——教育年轻人和整理文化典籍。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作出这样的抉择,可以看出,孔子是真正深得中庸之道,任何事情完全是审时度势,根据缘起,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该怎样就怎样,只要利于弘道就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是标准。明朝帝师张居正《四书直解》里说,“我其归于鲁国与?”我为什么要回鲁国?“然我之道虽不行于当时,尤传于后世。”我的道啊,现在虽然你们不接受,但是我要回去培养年轻人,传道于后世。这完全是审时度势后的抉择,显现了圣人无比开阔的胸怀和圆融的境界。

后世很多人,将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甚至窘迫的被路人形容为丧家之犬的经历,看成是孔子的失败,批评孔子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当世时,也有人认为,孔子没什么了不起,甚至不如他的弟子子贡。子贡呢,确实很厉害,能从政,能经商,善学习,善言说,集政治、经济、文化才能于一身,面对别人对于老师的质疑,子贡的回答是,就好比拿围墙来比喻,我家的墙呢,只有肩膀那么高,我家里有一点家当,你们一眼全看到了;我们老师家的墙,却有几丈高,如果你找不到入室的门,你根本看不到墙内的富丽堂皇、绚丽多彩。

通过本章的学习呢,细细去体会孔子的心境,一方面,应该可以消除一些误解;另一方面,对于我们做事,也应该有很多的启发。我们做事的时候,要效学孔子,善观缘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宜的方式和策略,不盲从,不蛮干,该转弯时转弯,该转换时转换,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人生的目标,不浪费时间。否则,硬来的话,会白吃很多苦头,效果还很差。

这里,我们还能看到孔子的另一个功德,就是勇悍,精进不退,一种责任和担当。孔子周游列国,说服诸侯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但是孔子并没有停止弘道的脚步,换一种策略,继续前行。这种为了天下、为了后世万代,勇往直前地弘道的心,细细去体会,真的让人很感动。蕅益大师在这一章,对孔子的评价是,“木铎之任,菩萨之心”八个字,很简单,但是,把孔子当时的诚心,全部给我们烘托出来了。木铎这个词,也是来自于《论语·八佾第三》二十四章,仪封人请见,出来以后,仪封人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你们不要担心你们的道没人知道,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上天给予你们老师一个使命,做什么呢?做木铎。木铎是什么?一种铃铛,敲起来很响。这是比喻什么呢,是说孔子在施教的时候,好像在震动铃铛,让大家都警醒。木铎之任,任就是任务,蕅益大师是说,看到孔子肩负着教化世人的任务,一种神圣的使命,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在当今这个物质追求高于一切的社会,仿佛已经很难见到了。

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让我很触动的话。他说:“我们对于这个地球,对于所有人,甚至是对于所有的生命,都有着一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所以请你相信,在现在,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而且是很多人,愿意为了别人、为了大众,无私的奉献。那怎样担负起这种木铎之任呢?蕅益大师后面所讲的四个字是“菩萨之心”,菩萨是慈悲,利益众生靠的是慈悲心。菩萨之心,既是孔子对于天下众生的慈悲,更有孔子对于弟子们无限的关怀。

诵读这一章,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孔子对于弟子们那一份始终如一的关注和慈爱,即使漂泊异乡,颠沛流离,孔子并没有忘记他远在故乡的弟子。时时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与进步。这段话里,既有孔子老师看到弟子成长的欣慰,也有对弟子念念不忘的提携之心,真希望弟子们能够早日成就入道。

人的一生,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如果能遇到一位好老师,会少走很多弯路。我们既要坚定的追随具德的老师,努力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好老师,去利益他人。学习论语,不只是读读文字,赞叹赞叹孔子而已,更重要的,是学到孔子利益天下众生的心。夫子当时虽然没有被重用,不能够施展他的政治抱负。但是他把这个圣贤心法传下来了,中国2500年来,都获得了他老人家的真实之力,正是因为他有这种使命感,担当起上天赋予他的责任,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不管你自己觉得自己多么渺小,多么平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勇于担当的心,以天下为己任,去传承、去弘扬、去力行圣贤之道。

孙玫老师:“木铎之任,菩萨之心”,真的很令人感动。

肖琳老师:生命要提升,要跟着老师学习。不管多渺小、多平凡,每个人都要以木铎为己任。感恩与大家一起弘道,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思想与智慧。

秀芳老师:季康子招冉有做官,通过冉有的努力,帮助孔子回到鲁国。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他到底知不知道在当时的世道下推行仁政是不可能的。

周丽老师:庆幸当初选择坚持学习《孟子》,感觉学习孟子比学习论语轻松一些,孟子使用各种方法阐述自己的理念:各种比喻、推己及人、以理服人,把王道和霸道讲得非常透彻。也同意肖琳老师,感恩有这么一个志同道合的团体,每周都很期待周五的共学。

老王老师:《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后人写的,记录语录片段。而《孟子》是他自己写的,更完整详尽流畅,所以读起来更酣畅淋漓。孔孟以仁义行天下,提倡的理念流传千古,虽然没有被当时的君王接受,但他们是无冕之王。

陈慧老师:孔子回到鲁国后,把教育事业做大,把思想理念传递下去。当时已近七十,人生的目标:从事教育。希望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以木铎为己任。

陈梅老师:孔子思想的种子通过弟子后人代代相传,影响至今,深入人心,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3.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老师们都觉得现在线上上课大家能接受,效果也还可以。不过还是现场效果更佳。

孟子老班秀芳老师说这次Luke也上线了。

4. 关于夏令营的讨论。

敲定海报内容,请吴蔚老师做海报,广为宣传。

周丽老师与太极老师商量,下午上课有一定困难。再需进一步协商。

程俐老师说陈曦愿意继续上手工艺术课。

老师们建议之前的茶艺课、生活技能课等也都可以安排进去。

把夏令营选定的诗经篇目配上拼音,以便今后共学时共读。

商量宣传的方式。

5. 后续情况的应对(是否继续停课,若长期停课如何应对)。

三月份继续采取线上上课。

2020春季班第5周

2020.02.28(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菊英、陈梅、周丽、老王、孙玫、肖琳、江洋、秀芳

1. 共读《三字经》。
2. 共学兰若学堂论语《公冶长第五》第21章。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音频时长13分02秒)

讲师:张慈芳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公冶长》第二十一章,先恭诵原文: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夫子说:“卫国贤大夫甯武子,当国家安定,政治上轨道时,就展露才能替国家办事,非常有智慧;遇到国家动乱,政治偏离轨道,他就显现所谓的“愚”。甯武子智慧的表现,是可以学得来的,至于他所表现所谓的“愚”,却是一般人学不来的。这是孔子对甯武子智慧很高的评价。

根据《左传》记载,甯武子,是卫国的大夫,叫甯俞,武,是他死了之后,君王封给他的谥号,所以称为甯武子。当时,卫国周旋在晋、楚两强之间,处境很是尴尬,卫成公想要亲附楚国,但国内的人们不愿意,所以赶走了卫成公,来讨好晋国。而甯武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随侍着卫成公流亡到了楚国、陈国,经历了两出两进,种种波折危难。就像被晋国囚禁了起来,但就在甯武子的帮助下,终于让卫成公再度回到卫国复位,也在他的辅政下,使卫国平安度过了三十多年。

孔子在这里并没有说明他所谓的“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指的是哪些事例,《春秋·左传》记载的历史,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略窥一二。我们先看“邦有道则知”,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流亡的卫成公派遣元咺,去侍奉成公的弟弟叔武,去接受诸侯和天子的盟约,后来竟然听信有人毁谤:“元咺呀,早就把你的弟弟叔武,立为国君了。”卫成公在一怒之下杀死了元咺的儿子,元咺并没有因此而废弃卫成公的命令,还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叔武回国摄政。后来,卫成公有机会可以回国,甯武子和卫国的官吏、大夫,等在宛濮这个地方结盟。我们来想想看,当初留守在国内的人,此刻会怎么想呢?“当初被我们驱除的卫成公要回来了,他会怎么报复我们哪?”内心应该充满了害怕吧。而那些追随国君在外流亡的人,会怎么想?“好啊!你们这些人,当初把我们驱逐出去,卫成公这回又居上风了,等着瞧吧。”就在这两种复杂的心思下,大家要怎么能够互相地接纳,是很有难度的。我们看看甯武子在盟约时是怎么说的,他说:“各位,上天降祸于我们卫国,就是我们君臣之间不和谐,所以才会遭到这样的忧患。现在天意保佑我国,让我们又有一次的机会,我们应该要放弃成见,互相地接纳。如果没有当初留下来的人,谁来守卫我们的国家呢?如果没有那些当初跟随君王去流亡的人,谁去保卫那些牧牛养马的人呢?由于不和谐,因此祈求各位,我们在上天面前明白地宣誓,求老天爷保佑,从今天订立盟约之后,在外的人再也不要仗恃自己的功劳,留下来的人也不要因此害怕有罪,谁要是违背盟约,祸害就会降临在他的头上。”国内的人们知道了这盟约,才团结,再也没有恶行。各位发现吗,甯武子是很有智慧的,引导大家各退一步,去看到彼此的付出,对国家的功劳,并且站在整体利益的角度上面,一起来盟约。他的智慧,让双方放下心中的仇恨,重新凝聚在一起,这样的智慧,正直的行为,可能还是大家可能学得来的。此外,僖公三十一年,也就是卫成公复位之后,迁都帝丘,卫成公所谓的康叔托梦,被甯武子所驳斥,他想借这个机会劝告卫成公,改变不合礼法的祭祀,这个就像孔子所说的“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这都可以算得上是他“邦有道则知”的例证。

然而在这一章里面,孔老夫子更加赞叹的,是甯武子“邦无道则愚”的智慧。邦无道,指的就是卫成公因为不知仁,误会了元咺这位忠臣。回国时,队伍的前驱又误杀了开心前来迎接哥哥的叔武,元咺也因此逃亡到晋国。但因为这种种的嫌隙,元咺就向晋文公控告了卫成公。甯武子就作为卫成公的诉讼人,鍼庄子作为卫成公的代理人,士荣作为卫成公的答辩人,卫成公最后还是没有胜诉。作为诸侯领袖的晋国,就杀了士荣,砍了鍼庄子的脚,那晋文公他却认为,甯武子他非常忠诚,而赦免了他,结果是很不一样的。但逮捕了卫成公,把他送到京师,关在牢里,甯武子却负责给卫成公送衣食。我们来想想,换作我们是甯武子,我们会跟着这位无道的国君,再流亡吗?会挺身出来,帮他打这一场没有胜算的官司吗?打输了官司,我明明没有罪,也可以回国了,为何还要留下来帮他照顾衣食呢?一般人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但是他却不顾危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朱熹就赞叹他是不避艰险,有着临危之任,“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儒家刚劲的精神,这种大无为的“愚”,是一般人学不来的。这和什么都不顾虑的,那种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愚”,是不一样的。暴虎冯河的愚,不但不能成事,还会坏事,平白牺牲。孔子也说“吾不与也。”孔子所赞许的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事者也。”我们看到甯武子他就是这样,打官司时,正因为他忠心耿耿,还有称职的行为,连晋文公都被他的忠诚所感动,而赦免他。后来,晋文公派了医生准备毒死卫成公,甯武子知道之后,就开始私下百般设法去贿赂医生,请医师少放点毒药。当毒酒送来时,他还演了一出戏,跟卫成公说:“哎呀,你就尽量地喝吧,反正现在很多事情,我们都插不上手,也没有办法。”在外人看来,实在是愚不可及呀,但是也因此卫成公没有被毒死。能够全身而退,又能够低调承事来营救卫成公,这是一般人所学不来的愚。成事之后,帮助卫成公回到了卫国,一般人照例来讲,都会邀功争赏,但甯武子却不居功,这是不是又是一种平常人学不来的愚呢?孔子借甯武子之愚,给我们点出了儒家积极行道、大无为的精神下,那一种闪耀的是诚虔内敛又灿烂的智慧光芒。

我们在境界中会是哪一种愚呢?是暴虎冯河的愚?还是甯武子之愚呢?争端来临时,我会选择等人家来道歉,还是先道歉呢?先道歉不就吃亏了吗?看起来不够聪明。但是各位发现吗,会先道歉的人,却是心灵最勇悍、最柔软、最关心别人的和平使者,当然也是最容易得到快乐的人。又比如,我正在忙,别人请我帮个忙时,我会选择不耐烦地打发他,还是放下手边的事情先去帮他。先帮他,那我的事谁来帮我,那为什么不是他来帮我呢,这也太不聪明了吧。的确,眼前去帮了他,自己的事情就落后了,但是如果没有播下助人的种子,怎么会开出得助的果实呢。又比如,挑战来临时,我们是会选择退两步先观察,等待一下,还是就迎向前去呢?迎向前去,这种人会不会过度乐观、过度自信呢?没经验、没把握、没胜算,看起来一点也不聪明,但是啊,他却会因此比别人增加更多的机会、经验、能力、勇气,人生事业和格局也与别人大不同。愈是匮乏,愈是要努力地给予;愈是天黑,愈是要努力地把灯点亮;愈是不会,愈是要努力地学会;愈是没路,愈是要努力地走出一条路。

或许,甯武子之愚,不是我们眼前一时半载学得来的,但是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一颗尊贵的发心。因为很想帮助一个人离开痛苦得到快乐,就会想尽办法去观察,去用心,去陪伴,于是,爱心、方法、智慧都生出来了。因为很想把道留在世间,就会想尽办法去学习、实践、内化,于是快乐、德行、智慧就涵养出来了,道,也就有机会留下来了。一位仁人君子行走在世间,一定要有智慧,但是每天要面对好多人、好多事,不可能永远都是顺境,怎么办呢?希望我们在境界中,慢慢地淬炼出,对美好理想永恒追寻的心,与永不放弃的心。我的一位老师说:“真正优秀的选手,不会期待海上永远风平浪静。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期待不要遇到困难,而是能够不被困难所打败。”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边。希望大家有朝一日,能够得到像甯武子之愚,我们下次再见。

老师讨论:

孙玫老师:对于愚不可及有新认识。

老王老师:孟子里有提到四种圣者,而孔子是圣之时者。

江洋老师:联想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陈梅老师:没有执着的私欲,才能作出明智的选择。

菊英老师:多学习、多实践,重视发心,遇到困难勇于面对。

3.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4. 关于夏令营的讨论。

尽早敲定海报内容,请吴蔚老师做海报,广为宣传。

与太极老师联系,是否可以合作。

与程俐老师联系,问陈曦是否可以继续上美劳艺术课。

5. 后续情况的应对(是否继续停课,若长期停课如何应对)。

大家积极讨论,商议的结果为:

鉴于目前疫情不容乐观,大家决定春假前继续线上上课,并作好长期线上上课的打算。三月份开始的线上课程比二月份的规范,统一上课时间9:30-11:00,学生收费15刀,老师按时间发工资。老师课前做好PPT发到教师群,便于信息共享,互相参考。然后发到班级群,便于家长孩子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课堂笔记仍旧每周三之前请主教老师发给肖琳老师进行汇总。

2020春季班第4周
2020.02.21(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菊英、陈梅、周丽、陈慧、孙玫、肖琳、江洋、秀芳

1. 讨论论语班的助教。

2. 共学兰若学堂论语《公冶长第五》第20章。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音频时长12分04秒)

讲师:张慈芳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公冶长》第二十章,先恭诵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鲁国大夫季文子,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地思考之后,才会付诸行动。孔子听到了季文子这种美德,就说:“对于季文子本人,只要再思,决定了,就可以去做了。”

蕅益大师教我们,这边我们可以把“再”,当作决断的“决”来讲。也就是对于一件事情决定了,就不用犹豫,可以付诸行动了。所以说,这是孔老夫子对季文子这个人的评价,不用到三思而后行,只要再思而后行就可以了。

为何季文子可以再思而后行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季文子。季文子,他是一位忠心又有贤德的鲁国大夫,历任的鲁国四位国君,长达三十三年辅政的过程里面,他位高权重,但一心心系社稷,而且生活简朴。据《史记·鲁世家》记载:季文子当宰相的时候,“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他的妻儿们,都不穿高贵布料的衣裳,他的马儿,也不吃最好的饲料。有的人非常不以为然,认为他这样会让邦国丢脸的。他却回答说:“当然我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怎么忍心让全国人民都还在粗饭破衣,而我的家里妻儿却吃好的穿好的呢?而且一个君子,他应该要用德行来替国家争光,而不是靠着炫耀自己美妾良马来给国家争光。”在季文子的倡导之下,鲁国朝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简朴的风气。于是在他过世之后,鲁襄公对季文子给予高度的评价“季文子忠廉矣”。此外季文子行事,非常地谨慎,非常慎重。据《左传》的记载,季文子要出使晋国的时候,在准备好聘礼出发之前,知道晋国国君晋襄公病重,季文子就寻求遭遇丧事的礼节。左右的侍从都认为何必呢,如果遇到了丧事,国君自然会派人前往处理就好了吧。这时,季文子就对侍从说:“有备无患嘛,我们把丧礼准备好,即使呢没有用上,那如果刚好遇上了,我们又有多加准备不就很好吗。如果呢没有遇上,这又有什麽害处呢?”所以凡事总要做到有备无患,这是季文子的性格特征。所以呢,就正因为季文子,他本身很有德行,为人忠直,行为贤良,很谨慎,过失寡少,所以孔子说他不必三思而后行,再思而后行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我们呢,可能没有像季文子这样的贤良与智慧,这时候努力地学习,对我们来讲就是重要的,三思而后行也可能是必要的。甚至呢,人一能知己百知,人十能知己千知,总要思考出个名目来。但是呢,为何我们在三思才能后行呢?甚至呢三思还不能行呢?总是在思考时候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去做呢?我们在思考时候,总是很容易会想:“这样好吗?”“还可以更好吧?”“不会有问题吧?”“这样人家会怎么想呢?”“会受欢迎吗?”“应该还可以更完美吧?”所以,我们总是很怕失败,很怕做错,有太多的担心。总是为自己想,因此就显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面子,所以呀处处都是障碍。因此啊,我们的心没有力量,无法决断,失去前行的力量。仔细思考一下,做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就正是学习的历程呢。如果我们抱着怕失败的心情,只能停在原地踏步,也不能够体会到学而时习之的快乐了。

那到底要如何做,我才可以慢慢进步到再思而后行呢?《大学》里面有说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虑和得,是智慧的一种象征,但是它的基础,在前面的知止。知止,思的时候,很重要是我们有没有标准,止在哪里呢?依靠在哪里呢?依靠在什么样标准上面呢?我们会发现,有智慧的人,他们决断事情总是很快。因为他们心中,把很多的自私自利呀、一些名声呀、好处呀、喜乐呀、好恶分别,种种欲望,都放下了。正因为放下这些,障碍变少了,心啊就恢复原有清明的功用。就像一面镜子,很干净,面对境界的时候,可以把境界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呢,决断起来就没有障碍。

所以,当我们面对境界的时候,在思的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圣贤他会怎么想呢?夫子此刻他会怎么看呢?我们可以往这方面去思。比如,有人当面指出我的过失,此刻我应该如何思呢?一般状况,我们总是会落入“哎呀,好丢人呀,怎么大家都知道我的缺点呢?还会有更多人知道吗?我走出去人家会怎么看我?”甚至我们会想:“你居然这样讲我,你实在太过分了。”如果啊,我们照这样思下去,我们的过失依旧在,问题也没有解决,甚至呢在原有的问题上面,又增添了更多的羞愧、担忧、生气种种情绪,难上加难,很难去进步、跨越。这时候,我们来看看圣贤或有经验的人,他们怎么看呢?子贡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太好了,人家指出我做不好的地方,有人愿意来帮助我看,有人愿意来帮助我改过,真是太棒了,如果我改了,我就离开痛苦了,如果我改了,我就有机会进步了,我就可以更快地得到快乐,更快地朝向君子迈上一步,我的生命又要更加地圆满,更加地光明。”这样想,是不是很好呢?

又譬如,我们在开会的时候,领导说:“这件事情你来做吧。”通常这时候,我们会怎么思呢?“不行啊,我的工作负荷实在太大了。如果再承揽下来,我一定不用休息了。”或者我们会思,思考说:“单位里面的人这么多,为何领导不去找他们,每次都来找我呢?”照这样思考下去啊,不是推脱,要不然就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工作给接下来。这时候,我们来想想,圣贤他会怎么想呢?夫子此刻他会怎么面对呢?夫子他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一个好学的君子啊,他会把重心放在就有道而正焉,放在学习上面,外在的物质生活过得去就好了。所以呢,代表我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亲近领导,和他学习经验,我的生命又要往前跨一步了。那我的老师他告诉我:这时候你可以怎么想呢?你可以想,人家不做我来做,你要感谢他,他把学习成长的机会让给我。或者是可以怎么想呢?这件事情不是要不要做,而是该不该做,如果这件事情是对大众有利益的事情,即使再辛苦也要做。我的一位师长也曾经教我说:“这件事情到底该不该做呢?可以朝向四个面向来思考:如果这件事情做了之后呢,现在不快乐,以后也不会快乐,这种事情呢,千万不要做;如果做了之后,现在不快乐,以后会快乐,这种事情辛苦一点还是有价值的;如果这件事情做了之后,现在快乐,以后不会快乐,这种事情呢,千万不要做;做了之后,现在快乐,以后也快乐,这种事情当然要做啰。

所以,在学习路上初初起步的我们,如何可以做到再思而后行呢?可以快一点做决断呢?重点哪,是我们要拿到标准。和谁拿标准呢?和有经验的人拿标准,和圣贤拿标准。圣贤的心中啊,起心动念总是为天下众生想,不会只为自己的利益想,他会往长远的目标想,不会只看眼前的好处。所以,当我们要做决定的时候,能够依靠,向圣贤靠扰,这时候我们也不用前思后想,事情来了,稍微想想就可以决断了,就可以去做了,这样不是很好吗!所以呢,平日我们亲近圣人经典,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闻多、思广、修行深,常常想,常常亲近,我们才会往圣贤的方向靠拢。也祝福各位,我们可以慢慢地由三思而后行,进步到再思而后行。

好,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边,我们下次再见。

老师讨论:
孙玫老师:原来三思后行和再思后行,其实是要针对不同的人和情况的。

肖琳老师:圣人没有太多得失挂碍,所以不会太草率也不会优柔寡断。

秀芳老师:通过自身的例子(儿子申请私校)来说明:经验及智慧的不足会导致优柔寡断。又通过伊丽莎白女王出门自带血浆和自备丧服的例子来说明:需要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不给自己和别人造成困扰,贻误时机。

孙玫老师:联系到这次新冠疫情,如何当机立断,在合适的时机作合适的防护决策,非常考验人。

陈慧老师:做事情要考虑充分。复杂重大的决定与自己的视野、经验有关。要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要有好的环境。

陈梅老师:要有智慧、要有慈悲心,才能既谨慎,又当机立断。要从书本、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学习。

周丽老师:由此看出孔子的两个思想:(1)因材施教;(2)知行合一。

3.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4. 关于夏令营的讨论。

以《诗经》为主打内容,挑选四书相关的适合孩子诵读的篇目,再加上著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篇目。

从师资配备情况看,先办两周比较保险。其中安排一天field trip。

尽早敲定海报内容,广为宣传。视报名情况看是否需要再办两周。

2020春季班第3周

2020.02.07(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连线:菊英、陈梅、周丽、陈慧、孙玫、肖琳、江洋、秀芳、老王

1. 共读《三字经》。

2. 老王介绍捐助运送的幕后工作。

3. 共学兰若学堂论语《公冶长第五》第19章。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音频时长7分13秒)

讲师:赵军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学习《公冶长篇》的第十九章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令尹,是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人名,也就是窦子文,是楚国的一位大忠臣,他为人喜怒不形于色,与人没有隔阂,只知道为国家,而不知道为自己。在楚成王八年,子文被任命为令尹,从那时起,在其后的二十八年当中,他在令尹这个职位上,虽三上三下,却一直忠心耿耿,为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这里,子张问孔子,子文三次被任命为令尹,人人羡慕他的尊荣,可他却没有喜悦之色;他三次被罢免,人人为之叫屈,可他也没有一点怒色,而且每次解任,他都一定会很真心的与接班的新令尹交接工作,毫无猜嫌嫉妒之意,他做到这种程度,你以为如何?孔子说,这可谓做到了“忠”。子张又问:那他有没有达到仁呢?孔子说:我不知道他内心是怎么想的?所以不敢轻易承许他达到了仁。

子张又问,“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是齐国的大夫。齐君,是指齐庄公。陈文子,也是齐国的大夫。有马十乘,就是有四十匹马。违,是离开。

子张又问:当初崔子杀了齐君,有人同他一起作乱,也有人保持沉默,而陈文子,能够放弃富贵,不与他为伍,离他而去。文子到了另一个国家,发现那里的臣子也不忠君,就说道:“这些人,就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般,不可与之共事。”于是又弃之而去,再到另外一个地方。结果到了一个新地方之后,发现那里还是为臣不忠,于是又说道:“这些人,就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般。”认为也不可与之共事,于是又弃之而去。陈文子做到这样,您以为如何?孔子说:“洁白不污,可谓清。”子张又问:算是仁吗?孔子答曰:不知他内心的状态,所以不敢说他达到了仁。

窦子文,是忠心为国,陈文子,是不同流合污,孔子肯定了前者之忠,后者之清,但都不能肯定他们做到了仁。忠和清,当然都是美德,而仁的标准,显然是更高、更严格。搞清了仁的标准,自然知道,孔子为什么会这么回答。人是要克己复礼,克己要达到极致,彻底格除私欲,同时要一心为仁,乃至为家国天下,但凡夹杂一点私心,就不算仁。粗的私欲,容易发现;细的私欲,就不容易发现,而且常常被它左右而不自知。子文,不计个人荣辱生存,为国尽忠,堪为示范,但会不会有一丝的博取忠义之名的私心呢?这就不一定了。文子,是非分明,宁弃富贵,而绝不同流合污,这一份高洁,也堪为示范,但会不会有一些愤世疾俗,性情失于仁厚,过于贡高我慢呢?这也就不一定了。所以孔子之答,意在于教导后学,学习仁德,固然离不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些社会实践,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这些功课,也就是不断净化私欲的克己功夫,确是要扎扎实实的练习。否则,即使如子文之忠,文子之清,以及达到如子路那样,能在千乘之国善治其赋,如冉求那样,能够在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善为其宰,如公西赤那样,能束带于朝,而善酬宾客,也都不免各有其私,故也不见得都具备仁德。所以有人说,做事容易修心难,任劳容易任怨难,忘利容易忘名难,提起容易放下难,粗的功夫容易,细的功夫就不那么容易了。

学了这一段,千万不要去拿去要求别人,而是要拿来检查自己。我们现在初学仁德,几乎不可能在行善时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但也绝不能因为有私心杂念,干脆什么善行就都不做了。私欲,必定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善行实践,被渐次净化的。夫子的弟子们,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吗?以六艺百工而言,哪个世界第一,不是从寡过中,一步步走上来的。所以,最终目标一定要高远,就像说要仁以为己任,不高远,人就耽于现前;而阶段性目标,一定要切实,能一日用力于仁,不切实就无从着力,同时树立这两极目标,才是最有智慧的。

老师讨论:

大家都认为仁的要求很高,不容易达到,但要以此为目标,努力学习实践,不断体察反省自己的内心。

秀芳老师从令尹子文和陈文子具体的历史背景故事,来说明孔子为什么说不知其仁也。

4. 各班老师对上周使用zoom共读的效果及本班家长的反馈进行交流,并讨论本周共读的形式和内容。

上周没有全勤。鼓励但不强求孩子们上线共读。

有些孩子感觉比较新奇,但坚持时间不长。
线上共读效果不及课堂共读,能否有静音控制。
本周不设家长班,各班自己决定上课形式及时间长短。

5. 后续情况的应对(是否继续停课,若长期停课如何应对)。
二月份停课,并作好长期停课的心理准备。准备洗手液、消毒水等。

2020春季班第1周

2020.01.17(周五)教务共学小结

现场:菊英、陈梅、周丽、陈慧、孙玫
连线:肖琳、江洋、秀芳、老王

1. 夏令营的讨论。内容:诗经+三字经。师资:周丽老师2周,陈慧4周,其他待确认。

2. 孟子老班的讨论。师资:主教:老王或杨若冲老师或周丽老师。助教:秀芳。学生:杨格、卓威、Ivy、徐培宁。

3. 及谦学堂学生读经总体规划的讨论。五年计划(学庸论语+老子)、七年计划(+孟子选)、青少年班等。

4. 各班老师介绍本班的教学规划。

论语班陈慧老师:仍旧延续全文解释的方式。诵读优先,最后播放动画视频等。

孟子新班周丽老师:采用内涵引导、视频动画,与诵读交错进行的方式。诵读也采用领读、齐读、自读、陪读等方式,依据学生情况灵活应用。

5. 开学典礼PPT。大家共同浏览检查一遍。补充确认细节内容。

6. 集体生日的讨论。安排在2月8日或22日。

7. 请王瑛老师上线讨论夏令营与编程班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