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日星期三

读经带给我什么——潘正遥同学在及谦学堂新年家长会上讲述成长经历

读经带给我什么?

潘正遥同学讲述从小到大的读经经历




2月20日上午,加拿大多伦多及谦学堂春节后第一堂家长课,有幸邀请到来自多大行文社的潘正遥同学和大家分享他从小到大的读经经历,吸引了来Toronto, Waterloo、Oakville、Pickerin,Mississauga,Oshawa等地近60位读经家长前来聆听。

潘正遥,就读于多伦多大学。 大一,Architecture建筑设计专业留学生。自八岁起在母亲的坚持下,跟随王教授的理念老实大量地读经。诵读过《学庸论语》、《老子庄子选》、《孟子》、《诗经》、《易经》等中文经典,以及《仲夏夜之梦》、《英文名著选》、《英文常语举要》、《小爱神》、《喜颂》等英文经典。目前潘正遥同学留学加拿大,把这股经典读诵之风带到了多伦多大学生的身边,发起了在青年中倡导读经的《论语》晨读活动,正逐渐影响着一些青年学子,投身到读经的队列中来,重新认识自己的祖国文化。

在等待座谈时,读经爸爸和读经妈妈们先把《大学》《中庸》齐读了一遍。之后,潘正遥同学就开始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他温文尔雅,不急不慢的风格非常打动家长,大家都听得特别认真。他分享了他如何开始读经、如何不愿意读经、如何调动家里长辈的力量与母亲抗争,以及高一因为遇到恩师从而转变了对读经的态度的经历。演讲过程中,说到动情处,几番落泪,不少家长也跟着落泪。想必大家都深切地体会到一位母亲坚定不移的信念,也为此深深地感动。


视频连接:

照片链接:



文字整理:孙玫 梁敏静 周丽 李睿
报道:吴萍
主办方:加拿大大觉多伦多中心 加拿大及谦学堂

----------------------------------------------------------------------------------------------------------------------

演讲文字版


各位老师家长们,大家早上好!(鞠躬)
    首先呢,今天特别感谢大家可以抽出早上那么宝贵的时间来听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小伙子唠叨几句,也非常感谢大觉多伦多中心的所有义工老师们为我们提供这么棒的场所,还有非常感谢及谦学堂的云香老师、格修学堂的彭老师,还有述谦学堂的席老师的邀请,让我们今天能欢聚一堂。也非常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总之今天缘起殊胜,衷心地感谢每一位的到来!谢谢大家!(鞠躬)

    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我从小读经的一个心路历程。大家可能现在看到我,觉得我还是个乖小孩,但是你们真的万万想不到,我小的时候,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
    我第一次接触读经,是在03年,那个时候刚读小学一年级,是通过我钢琴老师的母亲。她在上海嘉定地区推广读经教育,所以我妈妈接触了以后,也就加入了。我一开始也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就觉得读一读也挺新奇的挺好玩的,就没怎么大的抗拒。但是后来呢,我妈妈加入了志愿者老师的队伍,随着她的理念越来越通透,对我的诵读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这个时候我新鲜劲过去了,玩的时间越来越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读经。就开始无比地抵触甚至是痛恨读经,从此就走上了和我母亲艰苦卓越的抗争道路,这一斗,就是九年。这九年来,我知道自己的力量非常弱小,所以就请来了我的四大护法: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仗着他们的疼爱,合起伙来欺负我妈一个人。我那时候看见我家的四位老人,真的是两眼都会放光,我看见他们就像看见我的保护伞,感觉他们就是我的救星。那我每次就和他们合起伙来欺负我妈一个。我每次不想读书的时候,就往他们身后一缩,然后就看着他们和我妈在那儿争,我心里还觉得挺乐呵,真的是有点没心没肺。其他家里的亲戚,也对我妈妈是另眼相看,甚至都觉得她有些走火入魔。所以我母亲她在我读经这条路上真的可以说是众叛亲离,孤立无援,实在是太可怜了。我漏了一个人,就是我爸。我爸呢,他是个和事老,他其实是一个德性很高的人。他觉得家庭的和睦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很尊重我妈,觉得我读一读也不错,但是前提是家里人要开心。所以我爸这个态度呢,我基本上是和私塾、老实大量的读经教育是无缘了,因为如果要去私塾的话,家里肯定是鸡飞蛋打。所以我妈妈她也不得不做出退让。尽管在她的争取下,我还是去了私塾,但也是只有短短的半年。但我妈的态度她非常坚决,既然我去不了私塾,不能老实大量,那周末班、夏令营、冬令营是一定要参加的,每天的经还是要读的。“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她对我说:“潘正遥,要是你连这点经书都不读,那你这辈子就废了。”所以尽管每次的周末班、夏令营、冬令营,我都在我救星的保护下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保护下和我妈妈闹,但最后就算是被她拽着走,我妈也要坚持让我参加、让我去读书。在这个与她抗争的过程中,肯定是少不了打骂,每次挨打挨骂的时候,我看我妈的眼神都是充满恨意的,根本就不像是看妈妈该有的眼神。我妈她当然也能感受得到,所以她就…她…她就(哽咽)流着泪,她就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我这辈子都忘不掉。她说: “我宁愿你现在讨厌我(再次哽咽),也不要你将来大了以后,知道什么是对你好的时候,再来责备我当初为什么没有把最好的教育给你,到了那个时候你会恨我一辈子。”(流泪)我当初听了以后,其实是很有感触的。记得我小时候就跟我妈说过这样一句话(拭泪),我说:“妈,我以后的小孩肯定交给你和王财贵教授培养。” 因为我其实心里知道读经是好的,我年纪虽小,但是经文里的浩然正气我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读着读着,我其实自己也会有一些自己小小的见解,也有一些成就感。但我还是不愿意读,这是为什么?其实说到底,就是因为贪玩呗、懒呗。但是哪个孩子又不贪玩呢?哪个孩子会跟你说:妈妈,我不要玩,我今天放学回来我要读书我要读经。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您的孩子就真的太有善根了。我不是这样一个孩子,其实我的慧命是很浅的。但是我妈妈知道:“命自我作,福自我求。”我小时候没有能力知道什么是好的,无法做出能受益终生的决定,所以她就要替我抉择。她知道小时候如果放任我玩乐,那么等我大了以后,再要盼我成才,是不现实的,所以她没有以“玩是孩子的天性”来宽慰自己。她也知道唯有精神上的不惑、精神上的充实,才是真正能为我带来真正快乐的东西,所以她也没有落入“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俗套,而是把读经看得和吃饭一样重要地严格要求我,她觉得这是精神的食粮,比每天吃的饭更重要。

    所以面对家里重重的阻力,我妈以她过人的决心,一直把我业余读经的路延续到了初二结束。进入初三以后,我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而那也是我最最需要照顾的时候,但是我妈她还是没有放弃她在嘉定读经班的办学,坚持没有落下一节课。面对中考的压力,她也不得不向我和家里的四大护法妥协。她当时对我说:“唉,算了,你成不了才,就算了,那我去把别人家的孩子培养好,那也就够了。”所以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在上下班往返市区郊区4小时的路上听着王教授的讲座,她还是把所有的假期都积攒起来留在寒暑假的时候用,来创办冬令营和夏令营,她还是把周六周日唯一的闲暇都投入到了周末班的开展中。而这些奉献,这个时候我都不再是一个受益者,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真心诚意地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能让中华文化的传承得以延续。同时,她也坚信着,有一天,我可以被她的这种诚意打动,我所读过的经典(哽咽)能在我的生命中绽放出它们应有的光芒(流泪)。而这一天,也没有让她等很久。(拭泪)

    在高一的时候, 因为我母亲她宣导多年来所建立起的善缘,我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恩师:谢巍老师。其实不瞒大家说,我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停了好几个小时。因为谢老师他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我有一段时间都住在谢老师家,所以老师他对我的影响是言传身教、各各方面、无孔不入的,很难一概而论。所以今天就粗略说一说老师对我立志的影响吧。抛去学术不谈,我和谢老师相处的时候最受益的就是和他的聊天,我们每每聊到兴起的时候,都是废寝忘食,通常都是从早到晚,忘了时间,都赶不上回家的地铁。每日的畅谈,都如醍醐灌顶一般。从儒释道,对生命的思考,为人处世的学问,到人文历史,政治经济,乃至生活的琐事,我们师徒俩无话不谈。我将我青涩的思考毫无保留地与老师提出,而谢老师也是乐于倾听,循循善诱,与我分享他的见解。而老师他所说的每一段话,无不都是引经据典,所述之理也都逃不出孔孟之说。我当时听着老师他用一句句我倒背如流的经典回答着我的困惑,我所明白的不仅仅是理,更是道,是儒释道的日用乃至治世之道。我意识到原来经典从来都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它出于生活,也终将归于生活,为我所用。原来这世间所有的道理,这所有不惑的学问,早在儿时就已经积淀了在我的脑海之中。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对于中西方的经典、对于祖先的文化有了发自内心的敬畏。同时,我也更是痛心地认识到小时候所读的是多么的不够,自己的学识是多么的浅薄,只恨自己儿时没能多读一些。所以我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志于学,志于圣贤和这人世间最高明的学问。
而那个时候,我也才幡然悔悟,我妈说的那番话。我回想,如果没有儿时的积累,到了现在我明理了,可能我真的会恨她一辈子,我会恨她为什么浪费了我一去不复返的、小时候那最好的积淀经典的时光。如果没有儿时的积累,可能我根本都不会有明理的资格。因为如果没有从小对经文的一种亲近,胸无点墨的我就算是遇到了指路的恩师,也只会是铁石心肠,黯然而无所感。

记得谢老师他曾经和我分享过王教授《英文常语举要》里叶芝的一句名言:“教育不是倾注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回顾我成长的岁月,我愿把自己比作是一盏油灯。儿时的我老实大量的诵读,是我妈妈不断地在为我积蓄能量。而谢老师,他则是我生命的燃灯者。灯油与燃灯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海外读经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地踏实读书,但是读书的同时,也多回国走走吧。去文礼书院踩一踩故土,访一访故人。亲近有贤德的老师,为的不是去学多少知识,而是感受一种情怀。让孩子们能够在真正的生活中找到书中的君子,让他们能感受到那一股如沐春风的君子之德,相信那时候他们就会心生向往,而志于学。

王阳明先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可见我们的立志是多么的重要。

    我在立了志以后,深知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就想去曾经我怎么都不愿去的私塾。我想去那里深造,我想把我儿时没有读过的经再补回来。我想去文礼书院,与德性修为深厚的老师们学习。但首先,我爸那关就过不去,那时候他早就已经把我的人生都规划好了。他想我在高中的时候读国际部,然后到了大学以后再出国,似乎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定数。后来呢,我作了一个决定,我决定逃学。然后在“不同意,我就不回家”的威胁之下,我爸他是答应了我去私塾,他妥协了。回到家中,我收拾好了行李,我妈也给我订好了车票,我打算第二天就这样踏上去私塾的求学之路。但还是走漏了风声,当天半夜,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赶到我家,哭着闹着让我不要走。我当时心中真的是(哽咽)五味杂陈,我哭笑不得。我看着我曾经视为救星的长者,如今却来阻碍我追随梦想的脚步,我心里真的是…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说,描绘不出的感觉。

我真的不甘心,我不甘心我好不容易立了志向(哽咽)却不能实现。(流泪)但是我转念一想,如果人生的至道真的就都在那些书中,那如果我继续地读下去,想必我可以在这个人生困惑的时候,找到答案,而有所悟吧。所以我翻开了《学庸论语》,我开始重新一遍一遍地回顾我曾经读过的经典。我读到了“孝”,我悟到了“知天命” ,我读到了“居易以俟命”,我也悟到了“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我知道了如果我还是执意去私塾,那我会伤了家中四老的心,非孝也;如果我如此强意执着,亦非“知天命”;而“居易以俟命”, 顺着缘分安定地在国外的求学,我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同时“无入而不自得焉”,如果我能把中华的文化传到国外、传到海外,让更多的人能够“志于学”、“志于圣贤”,不也是更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志向吗?所以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我对于家人重新做出的修学半年直接出国的决定也不再抗拒。所以这也才有了我在高中时,在温哥华的高中,对于文化传播做的一点点小的贡献,有了多伦多大学行文社的晨读共学,和今天我们齐聚一堂的缘分。所以回想起来,这一切不都也值得随喜、值得赞叹、收获满满吗?回想圣人所言,对我的启发,果真不虚!
以前,我一直觉得,我的母亲,除了让我读了那么多经书以外,好像对我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直到有一天,行文社共学南怀瑾先生的纪录片,我与大家分享了我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我和他们说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和我们所有人身上所肩负的使命。说到动情处,我潸然泪下。那天,正好我的妈妈她也有在听。她听完了以后,转发了纪录片,并说:“感觉我这个儿不属于我,他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我看到了以后,心里怔了一下,脑中突然就浮现出了我妈曾经对我说的那句话:“你成不了才就算了,我去把别人的孩子培养好那就足够了。”(哽咽)猛然间我意识到,其实现在我之所以愿意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奉献出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流泪),不正是受我母亲十几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潜移默化吗?“泛爱众”、“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原来这些道理,从来都不是我从书中读懂的,都是从我母亲的言传身教中学来的。(拭泪)所以,润物细无声,其实在每日的相处之中,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每个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见家长的影子。(拭泪)记得王财贵教授的《百问千答》里,有人提问:“送孩子去私塾,没有了父母的陪伴,那孩子是否会留下心理阴影呢?”,教授反问道:“那孩子日夜与父母相处,就没有阴影了吗?”是啊,我们回想一下,为人父母的品行足够端正吗?所传递给孩子的就真的都是真善美吗?我们孩子受到的又是怎样的身教呢?所以,相比于孩子来说,其实家长,更需要读经,并在日常生活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去践行圣人所言。消磨自己的坏习性,直到我们能将人性的光辉全部都激发出来,让君子成为我们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让君子之德成为我们最自然最本性的流露。那这个时候,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想必那个时候,与你朝夕相处的孩子,必定也能被你的言行所感化。而当他们感受着你的力行,以及你对经典的日用,圣贤之言对于他们也就不会是空洞而遥远的。其实你,每一个家长,就可以是点亮孩子生命的那个谢老师。所以父母,永远都是孩子生命中最好的老师,也是独一无二的老师。而陪伴着孩子一同学习成长,那也才是真正最好的教育。
所以说了那么多,其实又回到了父母的身上。世上可能从来都没有酷爱读经的孩子,但也从来都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有的只是意志不坚定的父母。其实回想一下,大多数的孩子可能都是不乐于去上学、不乐意去做作业的吧,但这时候为什么就没有看见家长退缩,说“宝宝咱不学了,玩是你的天性”;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再去强调“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呢?其实孩子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家长对于读经的态度,就算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怠慢,孩子都能有所察觉。正因为他们知道:你觉得读经没有上学重要,甚至有时都不如看一场电影,应酬一个饭局重要,所以才会讨价还价、得寸进尺。其实乖巧如谢老师的女儿,小时候也吵着说不要读书。谢老师就放任她哭闹。等她哭得没力气了,谢老师就很平静地问她,哭够了吗?哭好了就再来读书吧。还有刘彦君老师,她每天都会规定一个固定的读书时间,每天这些时间都是雷打不动,属于圣贤的。这段时间,她电话可以不接,门铃可以不应,而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如果家长们真的能把读经看成是和吃饭一样重要的事,孩子一顿不吃就诚惶诚恐怕他饿着,那还怕孩子不读书吗?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精神的食粮,人性光明、生命安定的所在,其意义又怎么会差于一碗米饭呢?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家长对于读经教育要有一个深刻全面的了解,最为重要。只有理念清楚了、信念坚定了,才能带着孩子走得更远。所以王教授的演讲一定要看,我们要多读好文,多参与讨论学习。最好是能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当中,因为教学相长,在你付出的同时,收获永远也都是最大的。所以我觉得读经教育,其实大道至简,唯有八字而已:潜心耕耘,静待花开。这耕的不仅只是孩子,耕的更是自己。

很多人都问我,你读经那么多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其实我觉得,经典于我,它是太阳,它照亮了我的整个心灵世界,它使我得以绽放人性的光辉。而本着这人性之常、理性之光,我看到了率兽食人的可怕,我懂得了物欲充塞的空洞。它让我能更加珍惜生命中的那一份安定与精神的充实,并以不忍人之心发愿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份光明。当然,有光明的地方其实都会有阴影;读圣贤之言的人,并不就代表着他们一定能依教奉行、知行合一。但如果我们都不愿静下心来诵读,却连这样的机会都不会有,最终一辈子也只会是浮浮躁躁、熙熙攘攘。而如太阳一般的经典,它则是直射进我们生命中的那一束光,它使我们心有所依,心向光明,而志存高远。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少不了这一份人性的光明,所以,爱孩子,那就让他读经吧!谢谢大家!(鞠躬)(众鼓掌)



--------------------------------------------------------------------------------------------------------------

潘正遥 2016年2月20 日 及谦学堂
问答环节:


1、小小孩读经----浸润式耳濡目染法
家长问:针对我家孩子,他(她)才18个月,这么大的孩子从哪儿入手?
潘正遥:首先我先谢谢各位,虽然写这篇心得,用了很多时间,但其实对我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总结。也能让我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把握住一路上的感动,所以,真的谢谢大家。对于答疑,这是我第一次这样答疑,其实我这样十几岁,对于答疑来说,并不是非常的合适。其实大家有疑问,更应该多看一些像王教授这样的演讲,或者是“百问千答”这样的书。我常做一个比喻:人生就像是攀爬一座高塔,每个人根据自己阅历的丰富、知识的长短,站在的位置是不一样的,王教授高瞻远瞩,他和孔夫子一样,他们都站在非常高的一个地方,他们所能看到的风景,是我们所无法领略的,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赤诚的心,聆听他们的教诲,相信等我们认真地实践了,去做到的时候,也会登上更高的楼层,看到与他们一样的风景。所以《中庸》里说,我想各位刚才也已经读到了,“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我们读经路上,更重要是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我们一直急于从读经中看到成效,得到利好;或是对经典教育将信将疑,一直都怀疑着,这到底对不对?亦或是心存芥蒂以一颗批判的心来做经典教育,那肯定是“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所以“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而后能明,明了才能够更诚,其实这两者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你首先心要诚,踏实认真地做,才会有所得,才会有所明。因为我们现在都是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上,那所以我们力行上不去实践,就只靠自己的认知去理解,是看不到教授他们站在高的一层所领略到的风景的。唯有以一颗赤诚的心,认真的去实践了,那才能“诚则明矣”,明了以后,才会更加的虔诚。回到刚才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向办学堂的有经验的这几位老师请教,或看教授的一些影片。刚才云香老师也说了,对于小小孩,更重要的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环境,这是最重要的。

云香老师:我简单补充几句,刚才潘正遥同学的回复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回头再仔细揣摩,我们也应该多看看王老师前面的一些视频。因为我们学堂有一个家长班,家长班就是不断地滚动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及王财贵老师教学理念的一些讨论,如果能更多地参加家长班的学习,能更多地解答您的困惑。我也想举一下例子,来佐证一下。我们有几位家长,譬如天天妈妈,天天去年夏天参加夏令营,当时是4岁,妈妈每天带着妹妹来学校,妹妹天天躺在篮子里,陪姐姐来学习,这就是很好的一种熏陶;包括博森的弟弟,当时去年5月份来上课的时候,宝宝只有三个月,妈妈每次送哥哥,并带着弟弟在家长班学习,基本没有缺席过,除非孩子生病的时候。跟18个月的孩子比,很多家长可能想:3个月的孩子懂什么?长大了再说。但是这位妈妈做的非常好,她没有给这几个月大的孩子缺席过。我们为这几位坚持不懈的妈妈,鼓鼓掌!(掌声)

潘正遥:作为补充,其实有一个好例子,谢老师家和我母亲的学堂,墙上是贴满了名家字画,每个房间都有录音机在不停地滚动,播放着经典,所以孩子并不是读才能亲近经典,孩子在家更需要浸润式的教育,无论孩子在干什么,耳朵都在听,眼睛所扫过的地方,都是有价值的名画,都是非常棒的书法,这时候他的眼耳口鼻舌身意,全方位地浸润在这些经典之中。而对于呀呀学语的小孩,他们不能读,就需要更需要以听来作为教育的方式。谢谢!(掌声)

2、如何激发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不喜欢到渴求?
家长问:在你上初中,遇到谢老师之前,你是对读经比较抵触的,而遇到谢老师之后,一下子激发了你的热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谢老师是以什么方式激发你的,使你从不喜欢到非常渴求这么一种状态?
潘正遥:谢老师对我的影响有很多方面,我就从他如何给我“明志”的这样一个方面来讲。我是先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先有了儿时老实大量的基础,再在人生道路上在谢老师的帮助下,去“学而时习之”地体悟经典。时习,什么才是时习呢?不是说把书重新读一遍,就是时习,而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去实践,当困惑的时候,回头来看这些经典,而真正地有所悟,对人生有所帮助,那才是“学而时习之”。和谢老师的相处,就是这样一种过程。我那时有非常多的困惑,高一对人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和困惑,所以我向谢老师提出来,我们讨论很多事情,他的回答全部都是引经据典,用孔孟之说来回答我,然后也句句在理,我就知道了经典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不是空洞的说教,是可以与我的生命相契合的。所以“困而知之”,我生命的提升因此而来。
云香老师:关于谢老师怎样培养自己的女儿有一个视频,我们以后会在家长班播放,给大家观看。谢老师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位读经老师。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融入西方文化有何帮助?
家长问:我接触到很多留学生,他们感到十分迷茫,觉得融不进当地文化,甚至遇到很多困境,包括一些家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你从小在中国学习传统文化,在高中大学阶段来加拿大求学,你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对你融入北美当地文化有什么样的帮助?你为什么在北美土地上来弘扬传统文化?你觉得你能否很好地融入西方社会?
潘正遥:我觉得什么样才是真正地融入西方。首先,要让西方人尊重我们才行。如果只是一味地去学习西方的东西,我觉得是很难获得他们的尊重的。我们唯有先尊重自己的文化,然后将我们的文化也表达出来,与他们分享,这个时候才是能真正获得他们的尊敬。先要能让他们赞叹我们的文化,欣赏我们,然后也才真正能接纳我们来共同感受他们的文化,从而融入西方社会。就像高中时,我做了一些presentation,向西方的同学和老师介绍儒释道,把中国的哲学与西方的哲学相对比,我也会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汉服、书法、古琴等等。这个时候,他们对我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从他们的反应中看出来对我真正的欣赏和接纳。如果只是一味地奉承他们的文化,那是永远都得不到的。一个人,一个国家唯有先自重,才能获得尊重。
云香老师:潘正遥不只是读中国传统文化,还读了许多英文经典。请他自己介绍一下吧。
潘正遥:我小时候是读《仲夏夜之梦》,大了以后有读《英文名著选》、《常语举要》和现在春永教授所说的《小爱神》、《喜颂》等作品。这些经典对我对于国外教育的思考也有很大的帮助。国外教育中的诗歌,至少高中里所展现给我们的,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最高成就。所以我对于课堂里的文学作品等等,我保留我自己的意见。同时也会告诉他们,我所学的西方的文学是什么样的,我会跟他们分享我喜欢的一些诗歌、文章,都是出自于《英文名著选》等等这样的经典。然后我就告诉他们,其实这才是你们真正应该要去传承的诗歌,这些才是你们文化的精髓。他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在学习他们文化的时候,也要帮助他们知道,帮助他们传承。
云香老师:王财贵教授学贯中西,所以他推荐的外文的经典,是外国人现在不读的经典,普遍的外国人已经不读了,但是王老师认为是经典。所以他也鼓励我们读经的孩子要去读。包括我手上这本《英文名著选》。现在我们及谦学堂的孩子,每个周六上午的后面半个小时就是读这本《英文名著选》,然后回家以后还要继续复习到一百遍。我们的孩子读经并不仅仅读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要学贯中西的。
潘正遥:而且,我对于《英文名著选》有很深的感情。因为我一开始到谢老师那边学习的时候就是以这本书为教材,然后是以这本书里的经典为媒介,了解到了西方的一些哲学道理。谢老师他也以中文的经典——孔孟之学,来解释里面的话。中西方圣人所述之理相通,不仅是“有朋自远方来”更是“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让我感觉到了人类文明最高的智慧成就,其实都已经在那里了,我们只要学就够了。然后透过这些道理,我们也才会更深入地去讨论生活中的一些事,从而点亮了我这个“烛台”。所以我对于这本书的感情是非常深,也很推荐大家去读这本《英文名著选》。
云香老师:大约孩子们会花两年的时间把它全部都背完,目前我们的孩子主要是中文,但是也会兼顾英文。

4、关于解经的问题
家长问:谢谢您的演讲,非常好,我听得也落泪了。在你读经的过程中,老实大量肯定是主要的方面,但是有没有人专门给你讲解过,或你在什么时间看什么参考书之类的,来理解这些经书。尤其是中国的儒释道经典是非常深奥的。我觉得你在演讲的过程中,已经体现出来,你对经典的理解是有一定的造诣的。你是什么时间开始?有没有参考书,或者有什么人给你讲过经典?有没有看注解?
潘正遥:关于解经的问题,很复杂。最好还是能去看王教授的文章。从我的角度理解,可能曲解了先生之意,所以仅供大家参考。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不求甚解,所谓何事?》里面讲了我关于解经的一些看法,有空的话大家可以看看。简单地说,解经最好的方法,像我刚刚在前面所说“登高塔”的比喻(注:见问答1),其实我们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凭我们目前自己的阅历去强求其义的话,内心的感触是不深的,我们看不到那个风景。最好是在实践中,在为人处世中,当你有困惑时,再来感悟,那时你所理解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而别人的理解,都是他们经过自己的人生经历,而有的感悟理解,对于孔老夫子的学问,其实已经是曲解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认为孔老夫子的思想是糟粕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以朱熹先生的《四书集注》为标答太久了,我们困在了朱熹先生的孔老夫子这样一个局限中。所以南怀瑾先生也说“古道微茫致曲全,由来学术诬先贤”,所有这些学术、解释都是诬陷先贤,唯有自己去体悟来的那一份见解,才能与自己的生命相契合,为我所用,建立起我们与经典、与孔老夫子那一份独一无二的缘分。谢谢!(掌声)当然,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方式。如果孩子比较大了,或者还是想要了解字面的意思,王教授说了,可以用移注法和集注法。注解可以看,但不能看白话的理解,要看古注,对比历朝历代的学者,看他们的注解,在他们的看法中,也不光是吸收,还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要借助他们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这是比较好的。具体的方法,还是要看王教授对于注解的一些文章,末学的意见经供参考。说到底,我觉得就是《中庸》所说,“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一定不能只看一家的注解,因为那样就没有了慎思的过程,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他的注解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话,这是不行的;然后一定要明辨,在多看各家注解的时候,自己有一个辩的过程,判高下,知道哪一种注解对我自己是最受用的;最后就是笃行,去踏踏实实地践行,与生命相契合。其实我们在读经中,收获最大的还是一种治学的厚重和踏实,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自己悟或是移注,这种治学的精神,才是收获最大的。我们现在的社会快餐化的知识太多,一有什么问题就百度,如果腔调浓一些就去知乎一下,对不对?其实这是治学的浮躁,是不劳而获。失去了探索学问历事练心的过程,这是当今社会很可悲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注意笃行,在大量的诵读中,笃行,在生活实践中感悟,然后在集注移注方法中踏实地治学,这就是我对于教授解经之法的理解。谢谢!(掌声) 

5、读经与才艺的时间安排
家长问:现在孩子参加很多的课外活动,自己的课业也重,作业都做不完。请问当初你的读经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与自己的学业、其他的兴趣爱好是怎么协调的?
潘正遥:您最大的疑问就在于时间安排。《论语》里面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是要游的,并不是人生的主线。其实还是一个理念是否清楚的问题。如果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对孩子最重要的,真正把他人性的光辉激发出来,让他“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说的,有了德行;有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有了“仁义礼智”那“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才艺自然不在话下。而”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是多么的可怕啊。所以要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重要的。那如果光读书、光养德,就阻碍了孩子的“艺”了吗?其实不然。“艺”这种东西,大了以后再学,其实也不会说,就真的会比小时候学的孩子差到哪里去。小的时候,首先孩子可能自己就不会真心的喜欢,然后他的能力也有限,其实学起来是特别慢的。这个过程其实也很痛苦。而你这个痛苦换来的,也只是一门“艺”。但是如果让孩子读经,他这一份短暂的痛苦换来的,却是人性的光明、不惑的学问。所以还是要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才是最重要的,“艺”只是用来游的。而长大了以后,孩子的志向确立了,再来学,其实是很快的。就像我,小时候学习钢琴,跟读经是一样的恨(众笑)。我到现在,我可以很不害臊地跟大家说,我三级都没过(自笑)。但是,所花出去的精力和痛苦,却是很大的。那些精力和痛苦花出去了,也没有达到什么大的成就。但是在读经上,那些精力花出去了,我所收获的,却是如今一个志于学的我。有了这个志向以后,大了,我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感兴趣的是什么。我就会想去写书法、学古琴,有了自己真正的爱好,甚至是学的时候,怀有的是对于文化的敬意和传承,这个时候学起来就势如破竹,实在是太容易了。所以,还是一个主次的关系,本末不能倒置。
云香老师:去年我们刚办班的时候,许多家长也反应,一周有许多兴趣班,没有时间读经。我们是怎么跟家长说的呢?对家长来说,还是要不断去学习王财贵教授的理念、视频、文章,反复地去灌输这个正确的理念。因为王老师说了一句话:真理不重复,错误就一定会重复。因为我们如果不去学习这个读经的理念,我们就不会认为读经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它一定是混合于其他各种才艺班之中的某一个才艺班。把读经班当作一种才艺班,是一种非常大的可惜和可悲。所以我们家长班里老的一批家长,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去年已经排了很多兴趣班的,今年他的思想意识不断提升之后,他越来越明白刚才潘正遥讲的道理以后,他会主动地取消一些兴趣班。包括我们的一位义工老师,她说最初她是拎着老二的篮子,去给老大报所有的兴趣班,每天都是非常的忙碌。但是后来开始读经了之后,她才明白,原来她前面这四五年的路都走错了。从孩子六岁七岁到孩子十岁十一岁,她觉得她走错路了。从去年听完王财贵教授讲座之后,她来给我们做义工,这一年进步是非常大的,她的孩子进步也非常明显。最主要的一点,她只保留了少数的她认为需要学习的兴趣班,把大多数的兴趣班都暂时地先中断了。这种中断不是说排斥那个东西,而是她发觉了德性的修养、孩子性情的养成,这个是更优先级的。把这个优先级安排出来以后,你就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了。但是如果你对这个优先级没有正确的认识,你就会觉得时间完全不够用。尤其是海外的孩子,学中文,我形容,就像挤干的毛巾里再想挤出几滴水。所以如果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端正自己的理念的话,那这条路是很难很难走下去的。
潘正遥:而且,如果从小就过于强调才艺,甚至去学多门才艺的话,其实孩子普遍会有一个现象,就是浮躁。他过早就游走于各门才艺之间,不得深入,古人是说十年磨一剑,他们是几代人做一件事。那我们现在,一个童年就要做那么多事,最终是会浮躁而无所成。

6、如何让孩子自觉读经?古老的经典还有用吗?
家长问:潘同学你从抗拒读经到产生光明的这一段心路历程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读经?还有我想介绍我朋友的孩子读经,他们会怀疑现在是21世纪了,那些古老的东西还有用吗?
潘正遥:我抗拒了九年,从一年级到高一。积淀的过程必然是枯燥的,但其实家长自己读经,创造一个氛围,再言传身教,每一个父母都可以是孩子的谢老师。再答第二个问题。教育,如果是去说服别人,讲道理永远是没有用的、是苍白的,唯有靠自身的行持、修养,去感化他人。所以和对传统文化排斥的人说破天都是没用的。唯有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君子之德,他们才会重新审视自己,然后再以恭敬之心看待经典。其实与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做好自己,以言行、君子之德来感化孩子,浅则让他们感到经典的“日用”,在生活中是可以运用的,对于人生是有帮助的。远则让他们懂得经典的“治世”,其对于整个人类的价值。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一份笃行的力量,这份知行合一的力量,以及经典的伟大,从而心生敬畏,这是最重要的。(掌声)
云香老师: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越来越喜欢读经,很好的一个方式就是自己加强学习,然后多投身于义工团队,为我们的义工团队多增加点力量。我们自己学得越多,对孩子的带动力量就越大。

7、关于投身于义工老师队伍
潘正遥:说到投身于义工团队,首先第一点就是教学相长,在教的过程中,你自己的理念是提升最快的。还有你在付出的时候,看似好像是耽误自己的孩子,好像把自己的爱心分给别人的孩子,但是你的孩子会感受到的就是我现在悟到的,是一种自利利他的宽广胸怀,其实这是最难得的、我们想想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一直非常执着于我们自己的孩子,你一定要成才,我给你报什么什么班,其实这非常可怕。因为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一直都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观念。那其实一个人要成才最重要的是要破而后立,要破除自我,发心要大,发愿要广,我觉得这是成才最基本的道理,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所以你在自己的付出中,让你孩子感受到的也是付出,他所感受到的是泛爱众,这一点我相信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各位家长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对于孩子教育的执着之中,透露给他的是不是这样一种自私自利的观念。
再补充一点,在自己奉献的过程中,不仅是孩子能感受到那一份宽广的胸襟,其实对于孩子的利益也是非常直接的。看似好像是没有时间陪伴你的孩子,对孩子做出了牺牲,但是你不教你的孩子,教了别人的孩子,你孩子的生命中也自有贵人相助,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妈最后看似是把我放任自由了,她都不管我了,说你不读经,不成才,就算了,我去养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我后来就遇到了谢老师,我母亲发愿广大,她为了他人的孩子做出奉献,那我的生命中,冥冥之中用她的德行,就为我感召来了这一位人生中的贵人。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老祖宗说的话,听着玄乎,但是细思恐极,都是对的。

8、读英文经典对出来留学有用吗?
家长问:您英文经典的学习对您来加拿大留学有帮助吗?英文感觉能够游刃有余吗?
潘正遥:是会轻松很多,我跟着谢老师学习的不仅是英文经典中的道理,更是英文学习的方法,踏实的治学精神。例如对于每一个生字,我都是把英英字典上的内容抄下来,每天反复诵读那些例句。谢老师他教给我很多踏实治学的方法,比如精读,泛读等,都是受用终生的。
家长问:您的英文经典是从谢老师这里入手的吗?
潘正遥:不,小时候就有大量的诵读,但是从理解方面,系统学习方面,是从谢老师这里开始的。
家长问:您什么时候来加拿大,之前把英文经典都读了吗?
潘正遥:高二,高三来到加拿大温哥华。以前读过《仲夏夜之梦》,《英语常语举要》,《英文名著选》。有一些英文经典比如斯宾塞的诗,是来了加拿大之后读的,但是学习方法掌握后,就可以自己学习了。

9、业余读经是否需要包本背诵?
家长问:对于我们都是业余读经,不能像全日制私塾那样老实大量读经的,您觉得包本应不应该期待,或者说应不应该有这样要求?
潘正遥:其实,包本在读经圈里有很多讨论,我并不特别了解。可以说,从包本中,肯定是能收获良多,比如治学的踏实。包本以后,整个小孩感觉都会不一样,包括自己付出的努力带来的成就感,对经典的体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业余读经的同学来说,包本其实很困难的。包本也是立志,需要为之付出无数的努力才可以达到,如果孩子真心不愿去包本,过于排斥的话,并不需要强求,能读就已经很好了。特别是对于海外读经的家长,孩子能够读到经典,我们就已经非常感恩了。
云香老师:补充一下遥遥妈妈对此的回复。因为之前及谦学堂一位老师曾请教过遥遥妈妈这个问题。遥遥妈妈说:“我孩子读经开始较早,当时的读经风气和现在没法比,其实遥遥读得并不多,也不系统,这与我当时读经理念不通透有关。遥遥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且这些表现还算尽如人意,可能与我一直在宣导读经和办学有关,他潜移默化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想学点也难的。现在的读经氛围不同的,也有很多成熟的方法可以直接拿来用,加之您孩子又这么喜欢读经真是您的福气!我认为要包本的确很难,没有大量的时间来化,是很难的,除非大孩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用左脑辅助记忆那是有可能的,否则真的很难。业余读经的孩子我觉得只要记录读经遍数,读满100或者200遍,达到大部分背就可以了,将来长大有兴趣能再背也很好。在全日制读经的孩子,其实正确的方法也是读得遍数到,再换下一本,经常复习复习,到了一定的年龄再包本。如此才更扎实。读经的目的不是为了背诵,切记!包本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是建立在孩子遍数够,学堂读经气氛好,孩子愿意读,愿意包本基础上。业余读经如果包本容易让孩子读腻读反感。读经的目的是培养一个爱读书,爱读好书,有文化情怀的中国人。如果因读经而不喜欢读经了,那是得不偿失的。”
潘正遥:读经的目的不是为了背诵,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它出于生活,也终将回于生活,为我所用。那孩子不必包本,家长是否需要包本呢?(众笑)家长的志向孩子是可以看得到的。你的决心,你为之努力所付出的,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读经理念的认可。这是一种身教。从你的身教中,孩子是可以收获很多的。大家是否知道王玥老师,她是海外第一个包本《学庸论语》的老师,她对于包本有一些心得分享,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下,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包本对人生的意义。也希望家长们发愿,立志包本,至少把《学庸论语》这一本书包本了。

10、对于读经教育是否会把孩子教坏了的疑惑。
潘正遥:说到读经的风气,我就想到了我以前读书时候的风气,那个时候读经教育才刚刚开始,我家的一个亲戚给我妈妈说:这个读经教育没有人去实践过,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如果就这样让自己的孩子去读经去当试验品,万一教坏了怎么办,你可以为你的孩子负责吗?这就是刚开始读经时候的一种阻力,这个时候就要相信王教授所言不虚,需要自己的惠命,要有慧根去亲近了解王教授所言,要有心如赤子般的虔诚,这种是很难的。好在现在读经教育已有20年了,我们有这么多的先行者,这么多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所以我们现在更应该珍惜读经的缘分,对其有深刻的了解。

11、已经读大学的非常西化的华裔孩子,怎么让他们接受这个理念,接受传统文化?
潘正遥:其实这个问题很沉重,这也是我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我现在在带领晨读,在有中国背景的孩子身上开展晨读已经是困难重重了,更不要说是西化的孩子了。这方面我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一句话“未能感人,皆是我诚意未到”,如果我们能一直锲而不舍的坚持,用言行不断的感化他,相信我们的诚意也终将令他动容。因为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那只要我们的诚意到了,终会触动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而终有所改变。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意志要坚定,不管多么困难,我的诚意不能有所减弱,我的发愿还是要以那个为发愿,然后做好修身,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他而不是以空洞的说教来教育他。谢谢!
格修学堂彭老师补充回答:我的班上有很多14-16岁的孩子,很多家长都认为这个青春期的孩子太难管了,但是我觉的他们不是不讲道理。你要讲理论的同时,家里的氛围很重要。要女儿读经,你们夫妻自己要读。你们夫妻自己在读经,孩子在看,这对孩子来说是特别大的触动。在我们学堂读经的过程中,有个16岁的孩子,上高中一年级了,刚开始来的时候是妈妈逼着来的,自己非常不喜欢,但是在课堂上,他看到我和我的学生们读的非常开心、高兴,这个孩子在几个星期以后就开始主动张嘴和我们一块读经了。作为老师我也没有和这个孩子讲太多理论,就是气氛的感染。
随喜感叹及谦学堂的老师们,她们都是真正的实践者,实践之后得到的是真正的成长。

12、看孩子们读了这些书,过一段时间好像忘了,到底真的忘了没有?
潘正遥:我小时候感觉好像真的忘了。一些经典,你让我背,我是连不上的。但是其实都没忘。像我最近带领晨读,对于经典所言和人生也会有一些困惑和思考。在这思索的过程中,原来读过的经典真的会自己跳出来。比如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于今天要讲的一些内容有所思考,看到一句话,然后与它相似的或者有联系的经文里的话,不管是孟子、论语、中庸、大学,就突然之间会蹦出来给我一种新的思考。这个时候就感觉这种悟的力量真的太棒了!这种所得所悟,真的是属于自己的,别人都拿不掉的。那是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感到整个世界都光明了,那个时候真的是感受到有朋自远方来。孔老夫子跨越时间空间,从远方而来,他和我的心灵是有感召的。所以其实都不会忘,所有的积淀都是在为了以后孩子有困惑的时候,对生命的意义有所思考的时候有所帮助,为悟打下坚实的基础。

13、暑假时候是否该回国上私塾比如文礼学院?
云香老师:及谦学堂在2015年办过为期4周的夏令营,每天读经三个半小时,在12月圣诞期间办了为期6天的冬令营。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像潘正遥说的能去国内感受一下气氛是非常好的,非常珍贵的,也是我们这边不能给予的。但是条件不足的家庭也可以来我们及谦学堂将就一下。
潘正遥:能去书院,在一个大环境下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有阻力去不了,在哪读不是读呀,就算在家里,只有你和孩子在一起读,有这样一种氛围就是非常好的,所以最主要的是父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那是最棒的。那如果有像及谦学堂这样的机会那也是非常随喜赞叹的。还有,提到回文礼书院这样的提议,我想可能刚才大家听了我的一些分享,就对谢老师非常向往,觉得自己的言行德行再怎么读书,再怎么高也超不过他,觉得孩子最好能有这样一位老师可以指引他。那去哪里找这样一位老师呢?因为谢老师对我的知遇之恩,我对他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崇拜,我觉得这一辈子跟谢老师学就够了。去年有一个机会是文礼书院的英文梵文营,有怀仁老师,春永教授和Kashinath教授来给我们上英文如斯宾塞的作品,还有梵文。我一开始不想去,觉得和谢老师学一学也就足够了。谢老师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老师我能教给你的毕竟有限,去书院走一走吧,那里会有更多能改变你一生的老师,你会学到更大的学问。我听了后,触动很大,主要也是听谢老师的话就去了。这一去,真的是刷新了我的三观,更加深了我对文礼书院的向往。那边追随的老师是真大德真学者,学的是真学问,相处的人真君子,过的是真生活,亲近人性本源的生活,没有尘世的纷扰,真的是太棒了。还有就算是谢老师,他也已经去了文礼书院了,他现在是在书院的国际部担任教务长。所以文礼书院真的是满是能点亮孩子生命的老师们。我在书院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是跟春永教授等老师,包括书院的同学们都能学到很多。而且因为有王教授这样的一个大德的存在,在我短短十几天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者他们前来主动和书院学生做交流分享,有张丽华老师,有戏剧专业的教授等等。各个领域有成就的人都在被书院吸引,而这些有成就的人都是有一个儒家思想的支持,都是这样有人性本源的光明的这样一些有真正成就的人。所以文礼书院真的是,实在是太难得了。是否要去文礼书院真正踏实读十年书,成为大才,这也是值得好好思量的事,但也不必过于执着,孩子能读到经典就已经值得随喜赞叹了!

14、学习其他语种对自我提升感悟的帮助。
家长问:现在我的小孩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学中文经典,另一个是学英文经典。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北美,学的是英语。你学的梵文对于你自我提升是否有帮助?为什么去学梵文?
潘正遥:我其实想去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觉得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文化都要有一个崇敬之心。对于他们的最高智慧,都要有一个向往的心态。但是想要知道他们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那一定是要通过原文。那梵文又是佛教的本源。我们中国的佛教这么多经典,比如《心经》等等,都是翻译而来。如果能学习梵文,对于儒释道中的释,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去学习梵文的原因。如果大家有读过我那一篇文礼书院的感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话,大家能知道。我刚才也说去文礼书院,去亲近这些老师为的不是学多少知识,而是去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感受他的身教,从春永教授身上所学到的远远比我学梵文所学到的更加珍贵,至于我学到了什么,大家也可以去看我那篇文章。谢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